1982年,王健从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毕业后被分配到天航局工作,从实习生直到轮机长,王健在船上一待就是十多年。1998年8月份,王健调到船机处当副处长,遇到了师傅王玉铭,开始了造船生涯。
“这辈子一直在跟挖泥船打交道,从参加工作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已经有35年了。刚参加工作时,(天航)局里有6条疏浚船,其中只有一条国产的,而且经常出毛病。”
王健表示,到20世纪末,由于国民经济发展非常快,这些疏浚船明显就不够用了,实际上是需求刺激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到国外去买二手船;另一方面利用国内设计的基础,实行“国人国造”,到了2004年以后,逐渐形成了规模。
“目前世界上造疏浚船数量最多的是中国,而且出口到印度,出口到伊拉克,出口到伊朗,咱们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把这个历程完成了。”王健说。
“天鲲号”是王健最得意的作品。
“我每天都要上船去走一圈,特别自豪。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中分量最重的作品了。我就想为咱们国家疏浚装备事业做点贡献,为咱们国家在疏浚装备的技术、生产能力或制造能力上,能超过欧洲。”
此外,王健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到这里来做监造组长,是我自己要求来的,因为经历5年的研制,我对这条船有感情。”
“天鲲号”是工信部立项的重点项目。2011年10月,天航局牵头,联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等参研单位,历时5年,圆满完成全部研发任务。2015年12月11日,“天鲲号”开工建造。
“‘天鲲号’背后凝聚着咱们国家各行各业100多位技术人员的心血。其中一些是退休了的人还在不谋求任何报酬的情况下,默默帮助这条船的设计研发工作。”王健说。
“天鲲号”监造组副组长冯长华就是退休返聘,继续为国造船的。
现年62岁的冯长华1955年出生于天津,自1977年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和疏浚船这个行业打交道。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冯长华从疏浚船的实习生、加油工到轮机长,再从陆地的船舶管理到疏浚船监造,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交给了中国的疏浚行业。
在谈到为何退休后又接受返聘继续为国造船的经历时,冯长华表示,“‘天鲲号’是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建造的船,我们属于工程技术人员,有船舶制造的经验和经历,所以在技术上对于这条船是可以发挥我们的一些技术专长的。”
2024-12-23 21:35:59
2024-12-23 21:33:14
2024-12-23 11:59:41
2024-12-23 21:53:12
2024-12-23 21:47:47
2024-12-23 21:41:04
2024-12-23 21:44:32
2024-12-23 11:51:25
2024-12-23 12:11:12
2024-12-23 12:09:35
2024-12-23 11:55:00
2024-12-23 12:12:50
2024-12-23 12:04:14
2024-12-23 12:21:27
2024-12-23 11:57:12
2024-12-23 11:47:02
2024-12-22 18:53:22
2024-12-22 18:47:23
2024-12-22 18:49:29
2024-12-22 19:38:48
2024-12-22 19:33:33
2024-12-22 19:35:49
2024-12-22 18:45:04
2024-12-22 19:30:25
2024-12-21 21: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