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翼式布局直接去掉了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从结构上就能实现大幅消减雷达散射截面积的作用,同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置,前机身还能构成一定程度的遮挡,再辅以隐身材料的应用,实现相较于C-17、C-5之流运输机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减10倍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当然了,这还只是他们在纸上谈兵,仅就立项的这架原型机来看,它并不会严格按照隐身飞机的标准去设计制造,甚至连运输机标配的尾舱门都还没有,技术验证意味要更为浓厚一些。
对于已经进入航空制造自由王国的我们而言,类似混合翼机身的项目也有不少。比如我国商飞五年前首飞的灵雀-B型喷气式缩比飞行验证机,该机同样基于翼身融合式设计,V型尾翼也是一改传统设计,标志着我国商用飞机从跟踪研究阶段进入到了探索创新阶段。
捷零航空的混合翼机身虽然拿到的是空军订单,但是他们更想在民用市场捞一杯羹,但其典型的飞翼式布局并不完全适合民用航空,比如一机多型的系列化发展的研发成本就会显著高于传统机型。
2025-04-17 11:56:10
2025-04-17 11:11:24
2025-04-17 11:18:31
2025-04-17 10:49:31
2025-04-17 11:46:21
2025-04-17 11:36:49
2025-04-17 11:31:13
2025-04-17 11:40:34
2025-04-17 11:02:57
2025-04-17 10:56:28
2025-04-16 21:25:36
2025-04-16 21:16:45
2025-04-16 20:39:57
2025-04-16 20:23:04
2025-04-16 21:02:47
2025-04-16 20:32:05
2025-04-16 20:55:36
2025-04-16 20:46:15
2025-04-16 18:55:09
2025-04-16 18:39:50
2025-04-16 12:19:38
2025-04-16 12:05:58
2025-04-16 11:15:32
2025-04-16 11:45:06
2025-04-16 11: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