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时间换空间:托管期的“领土易主”陷阱
俄方提议中,托管机构需“平衡东西方代表”,但俄军是否撤离、顿巴斯地位如何界定等核心问题均被模糊化。参考克里米亚模式,俄完全可能在托管期内通过“公投”“自治”等操作,完成对乌东领土的事实控制。
笔者的警语:历史从不重复,但总会押韵。2014年的克里米亚剧本,或许正在等待一场“国际合法化”的重演。
三、国际反应:一场注定难产的“和平手术”
乌克兰:宁为玉碎的悲壮抵抗
泽连斯基当局直言“托管即亡国”,部分乌民众甚至喊出“宁要废墟,不要分裂”。这种民族主义情绪,与当年车臣战争的格罗兹尼巷战如出一辙——土地与尊严,从来不是选择题。
笔者的战场记忆:格罗兹尼的断壁残垣证明,当“主权”成为信仰,炮火反而成了凝聚共识的粘合剂。
2025-04-09 10:53:00
2025-04-09 11:15:06
2025-04-09 10:37:54
2025-04-09 11:07:37
2025-04-09 11:25:39
2025-04-09 11:35:50
2025-04-09 11:03:03
2025-04-09 11:40:55
2025-04-08 22:41:35
2025-04-08 23:01:06
2025-04-08 22:49:17
2025-04-08 22:01:39
2025-04-08 21:49:32
2025-04-08 22:08:08
2025-04-08 22:25:35
2025-04-08 21:43:34
2025-04-08 22:34:35
2025-04-08 21:21:59
2025-04-08 21:35:27
2025-04-08 21:27:47
2025-04-08 12:30:15
2025-04-08 10:59:39
2025-04-08 12:11:36
2025-04-08 12:22:36
2025-04-08 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