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过于先进不便展示,中国空天飞机再获重大突破

众所周知,常规运载火箭建造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几乎每发射一次都要耗费上亿美元,如美国宇宙神5,发射报价已经达到1.5亿美元,德尔塔4火箭更是达到3.5亿美元。尽管如此,太空丰富的资源还是时刻吸引着各国人员,所以,如何降低发射成本,便成为全球各国都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可想而知,当可重复使用火箭成为现实后,未来航天器便能更安全、更快速地进出空间。中国这些年来,一直在积极研制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令不少国人欣喜的是,中国近期已经在该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央视新闻报道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前运用长征23号F运载火箭,发射了一型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当其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要知道,过去不管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还是“在轨飞行”等词语,大多都是用来描述美国航天器的,而如今中国终于也做到了。可以说,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首次在轨飞行就达到如此成果,足以说明其性能与设计的成功。

有心人士发现,各方报道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官方配图,最多是一些想象图或者经过脱密处理的论文,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过于先进不宜展示”吧。正因如此,我们将根据现有同类装备X-37B与长征2FT火箭,对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性能展开分析和推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