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是国家之间长期合作的重要基础,而不结盟的双边关系是避开地缘冲突的核心要素,“多极化”是新型外交主流价值观。
此时,俄罗斯方面的积极配合,以及中俄互信所带来的发展成果,为中国提出的全新外交概念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有力的外交保障,它是看得到的,也是摸得着的,远比美国人的天花乱坠更具说服力。
不过,军事实力依旧是全球地缘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即使深陷俄乌战争的囹圄,也没有忘记在安全事务方面与中国保持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东亚方向的潜在威胁,在东亚方向形成中国正面牵制美国,俄罗斯侧面牵制日本的微妙局势。
然而,中俄关系的再升级也不止是中俄两国关系的再升级,比如与中俄同时接壤的朝鲜也在中俄关系的升温过程中看到了半岛问题出路,朝鲜志愿军入俄作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南海周边的大多数国家之所以在中美博弈中表现得较为中立,也是因为中俄关系的再升级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能源输入短板,削弱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使得中国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西太平洋的国际竞争中。
通俗易懂地说,中国在西太平洋的筹码增加了,所以西太平洋本身的筹码减少了。
正是由于这些微妙的外交变化,导致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两个方向上始终施展不开拳脚,犹犹豫豫中最终形成了美国最不愿看到的地缘政治格局。
虽然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将军曾警告美国:“同时对抗中国和俄罗斯是十分愚蠢的”。
但中俄关系的再升级,迫使拜登只能重新做出选择。
面对中俄关系的再升级,美国的选择是...
2025-04-17 23:44:30
2025-04-17 22:55:55
2025-04-17 23:11:04
2025-04-17 22:58:11
2025-04-17 22:37:57
2025-04-17 23:28:55
2025-04-17 22:46:14
2025-04-17 23:00:08
2025-04-17 21:57:17
2025-04-17 22:14:35
2025-04-17 11:56:10
2025-04-17 11:46:21
2025-04-17 11:31:13
2025-04-17 11:36:49
2025-04-17 11:40:34
2025-04-17 10:49:31
2025-04-17 11:11:24
2025-04-17 11:18:31
2025-04-17 11:02:57
2025-04-17 10:56:28
2025-04-16 20:39:57
2025-04-16 21:25:36
2025-04-16 21:02:47
2025-04-16 20:32:05
2025-04-16 21: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