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没想到俄军这次打成这样,那我军到底成不成?

5、“学习型”军队

说起电子对抗,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来个大功率的电子干扰,就跟炮火覆盖一样,肯定能有效压制敌方的通信。

不仅老百姓,就连很多军人也是这么想的,而这却是个错误观念。

十多年前,我军做了一场电子对抗演习,蓝军部队把电子干扰设备开启后,红方的电台就成了哑巴,指控系统也被干扰得无法工作。

现场观摩的军委副主席忧心忡忡,担心在未来作战中遇到同样的电磁压制,这仗还怎么打?

当时的电子信息基础部部长给副主席做了汇报,说这场演习,蓝军的干扰设备已经放在了红军阵地,做的是极限压力测试,真正作战时,敌方的电子干扰设备是不可能如此近距离配置的,所以不需要担心。

大家都知道,电磁干扰的功率是个关键项,功率越大,干扰效果越好。

其实跟功率比起来,距离更重要,电子干扰的强度会根据距离的平方率甚至立方率进行衰减,距离才是干扰效果的最大敌人。

只要做好阵地防御,把干扰源拒在我阵地几十公里之外,敌方的电磁干扰就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而且,我军电台普遍采用了跳频技术,定频压制性干扰根本就没用。

干线节点设备还采用了扩频技术,它的特点是,信号功率谱密度即使低到了干扰噪声电平之下,依然能够正确地解调和解码,想通过大功率压制性干扰来取得电子对抗的优势,这已经越来越难了,甚至变得不可能。

干扰有功率谱密度、带宽、持续时间三个参数,三者的乘积就是能量。

上述三种参数可以有无数组合,但至少有一个参数会很小,因此总会有规避的方法。

把这三个参数都拉满的立方体干扰,就是刘慈欣所说的“全频段阻塞干扰”。

但是,这种干扰只是科幻设想,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的能量不够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