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日媒:日本海已大幅落后 实力将只有中国一半

防卫省和政府的关注点

日本当前国防安全的焦点就是与周边大国的对峙。从这点出发,防卫省和政府层面就必须在扩大舰队规模方面进行努力。

防卫省方面,必须在军费分配方面做出改变,重点要从对峙出发,将陆海空和技术研发的军费比例进行协调分配,通过增加舰艇建造费用来缓和这种对华劣势,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当前以护卫舰更换旧舰艇的政策太过于技巧性,当然这是在扩大舰艇建造拨款的前提下进行的讨论。

政府方面,应该将海上保安厅的舰队进行武装,成为军事战斗力。海上自卫队独自进行战斗力调整是无法追上中国海军的进步速度的,所以将海上保安厅进行“第二海军化”是有必要的,应该以此为政策导向,而现实中却只是实施了在编制内列装护卫舰的政策,这对改善日中海上战力对比成效不大。

对经济性的追求不彻底

第三个理由就是对经济性的追求不彻底。更新更换新型护卫舰的政策本来是为了在提升军费使用的效益的同时改善日中海上战力差距,但这个政策事实上并不是长久之计,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列装新型护卫舰解决的是旧型护卫舰高昂的建造维护成本这个问题。以往的驱逐舰型护卫舰由于过度高级化,其建造和维护成本也极其高昂,所以时常出现由于经费紧张部分老旧护卫舰得不到维护。尤其是建造周期短、建造数量大的“雪”、“雾”型护卫舰,同时维护更新需要大量资金成本,所以促成了低成本的新型护卫舰的产生。

从经济性出发,新型护卫舰的性能也经过了严格考察。最开始日本政府在小型高速水面舰的选择上徘徊,但随着计划的变更,最终选择了低价且实用的水面舰艇。具体来说,就是扩大舰体规模以适应远洋航行和海上长期任务,简化除了武器装备部分的其他设备,确保其易操作和省力,这些要求都瞄准了与中国海军的对峙和海外任务的派遣。

但最近,作为优势的低成本建舰计划反而成了劣势。随着世界上多种类型护卫舰的发展,针对日本这种新型护卫舰的远程防空和反潜能力不足的批评日益增多。要进一步提升性能,就必须增加成本和建造周期,这也进一步拉大了与中国的差距。

一味地提升性能也没有太大意义,一方面海上自卫队并不需要性能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作战时多用途装备难以操作。以远程防空能力为例,防空导弹本身并不是所有护卫舰的标准装备,普通型护卫舰并不需要远程防空导弹,并且以防空导弹作为防空手段是不彻底的,必要性也不强。假如遭到单架侦察机发射的对舰导弹,导弹数量最多也就4枚,用RAM(“拉姆”反导系统)即可处理。如果是多架战机对护卫舰进行饱和攻击的话,就算有远程防空导弹也是杯水车薪,此时只能用能够搭载多数导弹并展开齐射的ESSM“海麻雀”来进行防御。

建造高级化护卫舰的倾向

其实追求经济性不彻底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制约这种护卫舰高级化倾向的机制方法。

当前的课题是改缩小日中水面舰艇数量差距,护卫舰的整备应主要围绕这个目标。其核心是在维持成本的基础上提升造舰速度,要基于这个目标彻底排除目的不清的其余装备和设备,这才是日本要追求的态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