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比利时布鲁塞尔正在召开九国公约会议。蒋介石希望会议能协助中国与日本交涉,并制裁日本。但当时英、美等国都持中立立场,不愿得罪日本,会议未取得任何成果。
九国公约会议前,1937年9月,蒋介石派特使蒋方震赴德国,希望德国出面调停中日战争。同年11月,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转达了日本的七项和平条件,内容包括:建立华北与上海两个非军事区、内蒙古独立、建立华北新行政机构等。 蒋介石没有同意。九国公约会后,他希望陶德曼继续从中调停,作为缓兵计,迟滞日军在战场上的攻势。
这一时期,蒋介石对苏联援华也非常期待。1937年8月,中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和解。同年11月,苏联国防部长表示:“如中国抗战到达生死关头时,苏俄当出兵,决不坐视。”但随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给出出兵的条件:九国公约国同意共同对付日本;最高苏维埃会议批准。
可以说,九国公约会议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极为不利。不过,蒋介石依然对国际干预抱有希望。1937年12月5日,蒋介石在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及阎锡山的电报中称:“南京决守城抗战,图挽战局。一月以后,国际形势必大变,中国当可转危为安。”
可惜,未等到国际形势大变,日军已逼近南京城垣。1937年12月11日,蒋介石为避免南京守军被围歼,下令相机突围。
接到命令的唐生智,为避免担责,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向守城部队下达撤退命令。从而失去了在日军形成紧密合围前突围的最佳时机。而且书面命令下达后,唐生智又下达了内容不一致的口头指示,从而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以致大部分部队未按计划突围,造成大批守军滞留南京,成为日军屠杀对象。
出于对国际组织和大国干预的过度依赖,蒋介石并没有对南京战役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他为政治、外交上的需要,多次表明死守南京的的决心,反使南京市民普遍缺乏城破后的心理准备和逃亡计划。
而意图借此战东山再起的唐生智,从此淡出军界。
2024-11-06 10:43:30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4:02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