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秘闻 > 正文

轰动一时的民国趣闻:铁帽子王拉洋车

可这些钱,没过一年半载,又没了。令人纳闷的是,这么多钱怎么比流水没的还快,连晏森自己都说不清楚。如今什么都没了,再卖什么呢?只有卖苦力了。

等米下锅的晏森到车行领了件号坎儿(工作服),租了辆车,从此入行当了拉洋车的“板儿爷”。您还别说,晏森的生意还真不错,别看早先爱花钱,但是做事挺规矩,人斯文、车干净,又快又稳当,而且体格好,嘴皮子好,一边拉车一边跟人讲故事,而且还能拽几句洋文,雇他车的还有不少外国人,这跟那些“骆驼祥子”们明显不一样。

可等1931年有人把他给登了报,晏森的买卖反倒不行了,人们得知他是前朝郡王,自然就退避三舍了,做过他车的人都后悔:“王爷拉车,咱也敢坐,这是折寿啊!”

如今拉车不行了,倒是得了个称号“车王”,只要他一上街,坐他车没有,追着看的人倒是不少:“瞧,车王来了;嘿,瞅瞅人家,龙行虎步;王爷就是王爷,倒驴不倒架,透着不一般....”

这下可好,末代克勤郡王晏森拉洋车这事不但成了京津两地百姓们的谈论话题,还传到了远在长春当“伪满洲国”皇帝的溥仪耳朵里。溥仪也不知道是动了恻隐之心,还是认为晏森丢了祖宗的脸面,让人找到他,把他带到长春。結果晏森去了東北之后,受到了日本人的冷遇,說是只有社會上有声望的人才能夠在伪滿洲國政府中任职务。说白了就是嫌弃这个窝囊废。

没过一个月,晏森回来了,去的时候穿的是百姓衣服,空着手;回来的时候穿的十分光鲜,大包小包没少带,还有俩人跟着。这一定是溥仪“御赐”的东西,不是钱就是宝贝。

再后来,就没人再看见“车王”拉车,这买卖也不能干了。据说晏森在京城买了个小四合院儿,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好像没过多久,那些溥仪“御赐”的东西,又让他给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