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正文

“闭门谢客”的BCI总部在怕什么

因所谓“抵制中国新疆棉花”,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郊区的非政府组织“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近期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它凭什么在没有现场调查的情况下做出所谓“抵制中国新疆棉花”的决定?它是否拥有这样的权力?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3月26日实地探访了该组织的总部。

连一个电话都拒绝提供

在一座不大起眼的七层办公楼里,BCI总部租下了大楼一层的大约三分之一空间作为办公室。

进入大楼门厅后,我按响了BCI的门铃。等待许久,不见有人回应。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穿过正对门厅的公共休息室,来到大楼的后草坪,发现在面朝草坪的这一侧,BCI有两间办公室内有人在上班。我敲了敲离得较近一间办公室的玻璃,把正在工作的一位女士叫到落地窗边。

“你好!我是来自中国的记者,我有很重要的事想采访你们的负责人,我能进去吗?”

“我不能让你进来。我们负责人不在,我能拍下你的记者证吗?我向他请示一下。”

隔着窗户拍下我的记者证后,该女士说:“我马上联系负责人,一会儿答复你。”

我在草坪上等待良久,该工作人员此后一直没有任何表示。我不得已再次敲窗询问:“请问你有负责人的答复了吗?”此时,该女士才起身,手里拿着一张早已写好的纸条,上面写着BCI的官方网址。

我对那位女士说:“(官网)上面没有(BCI日内瓦总部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我现在就想见你们的负责人。”但不管我怎么说,该女士坚持要我通过BCI官网的一个申请通道联系该组织。事实上,记者此后通过该通道递交了申请,但截至发稿,也没有收到BCI是否接受采访的回复邮件。

BCI行为已超出职责范畴

随着所谓“抵制中国新疆棉花”事态的发展,记者对BCI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该组织的诞生源于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牵头的一次圆桌会议,本意是倡议树立一些标准,让棉花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009年,参与倡议的企业和机构决定在瑞士按照瑞士法律成立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就是BCI。从名称上看,该组织应该叫“更好棉花倡议”;从性质上看,它是不具强制行政权力的非政府组织;从职能上看,它本应只具有在棉花行业内提出倡议的权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