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中企拉乌克兰能否拯救中国航发 吸收技术还要等8年

在这种情况下,类似天骄公司这样的民营企业依靠高效、灵活的管理架构和融资模式,再加上从地方政府到两国高层领导人的全力支持,自然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大型航空发动机企业的成熟技术、设备乃至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打破中国航发集团公司垄断地位的实力。

对乌克兰来说,其国内最为重要的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一个是扎波罗日伊甫琴科进步设计局,另一个就是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大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在苏联时代航空工业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主要专注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小推力涡扇发动机以及涡桨和涡轴发动机的研制生产,为众多型号的客机、运输机、教练机和直升机进行配套。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合作和生产配套也从未间断,直到2014年俄乌危机全面爆发。

△乌克兰停止与俄罗斯的合作是让俄军的许多重大装备陷入停产的窘境,如2款护卫舰,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自身的销路

如今,俄乌两国之间几乎所有的发动机合作和生产配套都已经中断,不仅限于航空发动机之外,还包括舰用燃气轮机。而乌克兰国内航空市场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很小,只能为安东诺夫系列运输机和客机进行配套。

为此,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才不遗余力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光是中国国内军用以及民用的数百架米里和卡莫夫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的维修和更换项目,就足以使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迫不及待的想进入到中国市场了。

△马达西奇还有很多重要的技术储备值得“关注”

而且,按照目前天骄公司与马达西奇公司的合作计划,其远期目标是希望能够引进后者全系列发动机的生产线,包括各个级别的涡扇、涡轴和涡桨发动机,其产品将有望参加中航工业以及国内其他航空企业飞机、直升机研制项目的动力装置招标工作。这显然已经形同于向中国航发集团公司下挑战书了。

虽然天骄公司与马达西奇公司的合作前景很美好,但是也充满了很多变数。首先,这两家企业在重庆成立的合资公司从最乐观的角度来讲,也需要至少8年的时间来完成整个航空发动机生产组装技术的消化吸收。即便马达西奇公司真如传说的向中国派遣数千名技术人员并提供了相关技术资料和设备,天骄公司也要在国内招聘了大量航空发动机产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但对于从头开始创建一家高技术航空发动机公司的要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8年期间,中国航发集团公司也必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应对这位挑战者的威胁。同时,中航工业以及军方对中乌合资公司是否予以支持,其态度也非常关键。也就是说,中乌合资公司固然是一条“鲶鱼”,但是相对于中国航发集团公司这头“巨鲸”来说,体量实在是太小了。只有让它长成一头“鲸鲨”,才能够具备与中国航发集团公司相竞争的实力。

另外,马达西奇公司只是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其核心的研发技术以及设计人员其实还掌握在伊甫琴科进步设计局手中。但是,从此次北京航展上伊甫琴科进步设计局另立展台,不参与天骄公司与马达西奇公司的合作来看,如果后者得不到前者的有力支持,那么无疑将面临着产品发展停滞、举步不前的尴尬局面。(作者署名:北国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