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兵器快讯 > 正文

中国空军还有什么要向俄罗斯学?苏35补足国内产能

但是有一点不能忘了,那就是在对比中国空军的技术装备时,必须考虑到武器装备的进度和中国空军的规模。歼-20当然好,但产量目前还不大,未来即使全面增产能够实现,其昂贵的价格和相对有限的产量也不可能让空军全面换装。歼-10D、歼-11D目前还处在研制阶段,歼-16则因为机载雷达的问题面临无法发挥全部性能和修改设计的困扰,目前能够批量列装部队的四代半战机只有歼-10B/C系列,四代半战机的产量上又显不足。中国空军还有数百架歼-7等着换代,对新装备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在四代半甚至五代机成为新战机的主流时,尽管四代半战机的产量目前也不够大,但现在继续生产标准四代机显然不如装备四代半战机明智。苏-35SK虽然和中国最新的战机比不占显著优势,但和空军大量服役的歼-10A、歼-11B相比,性能优势却是明显的。在目前的中国空军里也是“20之下,千机之上”。加上苏-35战机已经在俄罗斯空军磨合服役多年,差不多已经把新装备初期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解决了,可谓状态正佳。这也就是一直以来外界分析中国空军采购苏-35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在于补足产能,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空军转产装备四代半战机的过度中不要出现力量的缺口。

也许也正因为这个时间节点算得上最后一个机会,俄罗斯方面才加快了交货速度

这种“无缺口”的思路,实际上贯穿了中国空军此次接收苏-35的始终。尽管由于交货制度的原因,最终苏-35战机从俄罗斯飞往中国的旅程依然是由俄罗斯飞行员执飞。但中国空军在俄罗斯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地勤和飞行员的培训却并非没有回报。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在苏-35正式交付中国空军的第二天,这些飞机就开始在驻地上空进行试飞和训练。这无疑也是证明苏-35已经成熟的标志。

至于苏-35的优势,推力矢量系统和整合相关设备的综合飞控无疑是该机的一大亮点。我国在推力矢量技术研究上虽然不晚,近年来研制的几款涡扇发动机也有好几款配套研制了矢量喷口,但由于没有进行过装机试验,虽然在结构上已经有所突破,但在如何综合应用矢量推力上依然显得经验不足。苏-35战机作为俄罗斯推力矢量技术的集大成者,其矢量推力不再像当年出口印度的苏-30MKI一样需要单独的操纵杆进行操作,自然也是中国空军值得借鉴的产品。

苏-35的117S发动机所具备的推力矢量技术对于中国来说也还有学习的价值

还有一样就是苏-35机上的发动机。随着我国引进苏-35以及机上配套的117S发动机,相关的发动机维护大修设备也将配套引进。虽然该型发动机并没有比歼-20上已经装备另一款俄制发动机有明显的优势,但该型发动机依然可以给中国并非高枕无忧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作为重要的参考。

至于之前各方讨论的所谓苏-35战机携带国产武器的问题,实际上我军在现役的战机上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我们已经观察到中国空军的苏-30MKK携带国产的电子战吊舱,也看到了海军航空兵的苏-30MKK2使用国产PL-12空空导弹。很显然,类似的解决方法也会被应用到苏-35身上,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把国产装备嫁接上俄产战机对于中国而言也是驾轻就熟的活了,让苏-35换一套“行头”也不算太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