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一场未完成的军政实验,又一东南亚国家要变天?

安全阀计算:中美博弈加剧下,印尼的“中立”本质是待价而沽——美国给不了万隆高铁,但中国能;西方制裁军人干政时,北京更看重地缘实利

蚕洞见:普拉博沃的对华务实,恰似李光耀的“大国均势”智慧。但危险在于,若内政危机升级,他可能效仿菲律宾阿基诺三世,用南海议题转移矛盾——这对中印尼合作将是终极考验。

终章:印尼会“变天”吗?——历史的三重镜像

回答这个问题,需透过三面历史棱镜:

苏哈托镜像:“双重职能”重现,但数字时代的信息流动已非30年前可比

泰国教训:军方干政→民怨沸腾→政变循环,但印尼的伊斯兰势力分散了反抗焦点

自我预言:普拉博沃在模仿皮诺切特(智利军政府强人)与埃尔多安(民选威权)之间摇摆

蚕判词:短期看,军权+国会+青年支持的三角足以维稳;长期看,经济转型压力、军方内部派系争夺、中美博弈溢出效应三大变量,将决定印尼走向“可控威权”还是“二次民主化”。

结语:雅万高铁的隐喻

当中国建造的钢铁巨龙飞驰在爪哇岛上时,印尼正驶向未知的政治轨道。普拉博沃的军改如同给列车装上了双重引擎——一具是民主仪轨的外壳,一具是威权逻辑的内核。这列车的终点站是繁荣稳定,还是脱轨翻车?或许答案藏在苏哈托的墓志铭里:“权力可以买到忠诚,但买不到民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