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供应链“暗流涌动”:北美工业堡垒的裂痕
特朗普或许忘了,汽车工业的“美国堡垒”早已布满裂缝。《美墨加协定》要求75%零部件本土化生产,看似强化北美产业链,实则将墨西哥推向“成本洼地”。特斯拉、大众、宝马等巨头早已在墨西哥布局电动车产能,中国供应链企业更是借道墨西哥剑指北美市场。这种“借壳上市”的策略,让关税大棒如同打在棉花上——车企只需调整报关策略,即可规避部分冲击。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车企自身也在“背叛”本土化。福特将新一代F系列皮卡生产线移至加拿大,宝马在墨西哥生产电动车,奥迪Q5更是完全依赖墨西哥工厂。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恰似冷战时期北约与华约的代理人博弈——表面剑拔弩张,实则各取所需。
四、政策“不确定性迷雾”:企业战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特朗普最致命的弱点,恰是其引以为傲的“交易艺术”。车企高管们私下吐槽:“他今天说关税永久,明天可能拿来当谈判筹码。” 这种不确定性,如同战场上的浓雾,让指挥官难以下定决心。
以本田为例:原计划2027年在墨西哥投产思域混动版,却因关税威胁改道印第安纳州,但新厂投产要等到2028年。这期间若政策生变,数亿美元投资恐成沉没成本。通用雅各布森的担忧一针见血:“三年后新政府上台,规则可能又变了!” 这种“政治周期”与“产业周期”的错位,让企业不得不选择“静观其变”。
2025-04-05 21:56:41
2025-04-05 21:44:18
2025-04-05 22:01:39
2025-04-05 22:32:16
2025-04-05 22:23:47
2025-04-05 21:51:52
2025-04-04 21:49:45
2025-04-04 22:19:46
2025-04-04 22:05:40
2025-04-04 22:25:27
2025-04-04 21:16:08
2025-04-04 21:40:40
2025-04-03 22:20:58
2025-04-03 22:03:04
2025-04-03 22:23:05
2025-04-03 21:57:00
2025-04-03 21:46:16
2025-04-03 21:05:30
2025-04-03 21:13:57
2025-04-03 20:41:16
2025-04-03 21:38:29
2025-04-03 21:22:13
2025-04-03 21:28:00
2025-04-03 21:15:37
2025-04-03 11: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