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飞行甲板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歼-15舰载战斗机要在这样一个跑道上进行起飞和降落,飞行员相当于直接和死神掰手腕。更重要是的,中国飞行员没有前路可循、没有经验可依,完全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短短十余年时间,以张超、戴明盟等为代表的勇士们驾驭着歼-15飞鲨闯过一个个难关,完成了从第一次起降到往返海天之间的华丽转身:
2012年,歼-15“飞鲨”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2017年,海军舰载机部队组织歼-15夜间着舰训练,攻克夜间起降技术难关;2019年3月,歼15进行伙伴空中加油,解放军航母的作战的臂弯再次延长。
同时,舰载机部队的培养模式也在不停迭代升级,从原先单一的固定舰载机飞行员改装到后续的高中生直接培养,标志着海军航母战斗力建设又迈出关键一大步。2020年,海军首批“生长模式”培养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通过航母昼间着舰资质认证。标志着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生长路径、培养链路全面贯通,标志着“改装模式”和“生长模式”双轨并行培养路径全面走通。
除了舰载机飞行员这类软件实力不断提升,“飞鲨”歼-15的硬件条件也在不断提升。首先就是发动机实现国产化,以往歼-15战斗机一直使用俄制AL-31发动机,此举可能是考虑到舰载战斗机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求更严苛,比如经常要面对高温、高盐雾的特殊作战环境,亦或者为了压缩新平台战机的新技术比例。
2025-04-08 23:01:06
2025-04-08 22:41:35
2025-04-08 22:01:39
2025-04-08 22:49:17
2025-04-08 22:08:08
2025-04-08 22:25:35
2025-04-08 22:34:35
2025-04-08 21:49:32
2025-04-08 21:21:59
2025-04-08 21:43:34
2025-04-08 21:35:27
2025-04-08 21:27:47
2025-04-08 12:30:15
2025-04-08 12:11:36
2025-04-08 10:59:39
2025-04-08 12:22:36
2025-04-08 11:12:12
2025-04-08 11:05:17
2025-04-08 11:17:19
2025-04-08 11:35:15
2025-04-07 22:12:20
2025-04-07 21:56:18
2025-04-07 22:05:17
2025-04-07 21:26:37
2025-04-07 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