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远更强 新型火箭研制紧锣密鼓
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成。此外,目前我国还在进行中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的论证,比如太阳系边际的探测等等。面向更深更远的太空,包括重型火箭在内的多型运载火箭也正在研制阶段,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完成首飞。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 吴艳华:比如说我们也在论证要不要搞载人登月,我们要不要发射大型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我们要不要在火星上发射更大的探测设备,包括探测车辆等载荷都需要一些大型火箭的支撑。
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保护地球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 吴艳华:我们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改变它的轨道,进行这种技术实验。这样为未来人类应对小行星地外天体对人地球家园的威胁,真正作出我们中国新的贡献。
中国航天梦·生活怎么点亮?
五十多年的发展,成就非凡,未来可期,可是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不断探索太空呢?有统计显示,航天的投入能够带来1:10的投入产出比。目前,航天应用已经广泛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农业发展、防灾减灾、气象预报等领域,它正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北斗: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暴雨过后,地基存在沉降甚至滑坡的风险,变电站和输电杆塔接入的北斗地基沉降监测装置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方电网广东电科院设备与环境监控评价部副经理 黄勇:杆塔塔基失稳以及变电站地基发生沉降,无需现场查看,通过监控后台就能了解微观变化,特别是肉眼难以觉察的危险隐患,哪怕是几毫米的偏移,也难逃北斗“法眼”。
如今,全国已建成1800多座北斗基准站,覆盖了所有省级电网。除了在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外,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华龙农机专业合作社 陈凤萍:我们投入了三台插秧机,全部装了北斗系统,我们就在(手机)上实时监控机器运转情况,比如(插秧)深度,还有面积。
2024-12-20 10:10:38
2024-12-20 10:04:15
2024-12-19 09:54:42
2024-12-19 09:50:26
2024-12-18 11:41:46
2024-12-18 11:39:44
2024-12-17 10:11:38
2024-12-17 10:16:31
2024-12-16 10:30:54
2024-12-16 10:34:44
2024-12-13 1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