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这次,中国刷新西方认知!塑造中国的成功形象

根据海外舆情大数据库的监测,2月1日至2月23日,以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占到了有关北京冬奥会渠道声量的约四成。

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谷爱凌等超级体育明星、“冰墩墩”、中国美食、冬奥“黑科技”、志愿者等为塑造中国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Z世代”的重点关注对象。以“冰墩墩”为例,其走红就颇具“Z世代”特征:最受当下年轻人追捧的“萌系”形象、不断涌现的二次创作内容、冬奥限定销售等,可以说每个元素都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点。此外,短视频的形式也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具体化。冬奥期间,运动员们热衷于通过社交媒体每天分享赛事之外的生活细节,从奥运大礼包展示、奥运美食分享,到在滑雪赛道上眺望长城、与防疫人员打乒乓球等五花八门的内容,每个视频通常专注于一个主题,多数都是新奇的、友善的、搞笑的、温暖的正面片段,为中国的“可爱”形象增添了大量细节的“羽翼”。

三、对未来塑造中国形象的建议

1. 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约瑟夫·奈说,公共外交是“巧实力”武器库中的重要工具。与一般意义上的外交不同,公共外交的最大意义在于直接面对外国受众营造正面国家形象,让本国政策、文化和价值观更多地为外国民众了解接受。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北京冬奥会让全球的电视观众和互联网用户在长达17天的时间里聚焦中国,外国政要、记者、运动员还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中国。在此过程中,中国形象的传播模式风险低、成本低,但曝光率和潜在回报都很高。在未来,我们应继续搞好公共外交,尤其是要借力与意识形态无关的体育公共外交。年内将要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等国际性赛事,都是进一步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契机。我们可提前精心谋划,抢先设置议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