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拳脚”,协同空面打击。在执行对地面或海面打击或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时,有人机常因安全考量而束缚住了“手脚”。有了无人机充当“马前卒”,在保护有人平台安全前提下,本机作战半径得以拓展。有人机能将智能无人僚机作为武器扩展舱,在敌威胁范围外控制无人机。无人机可携带制导弹药,深入前方实施强力突击、波次拦截、集群制空或诱敌开火等任务,无形中增加了长机机载制导武器的射程。在长机指挥下,精确分布在对面打击的合理阵位,随时待命,灵活应战。
担当“诱饵”,协同电磁压制。智能化无人僚机在履行制电磁权争夺时,同样大有可为。比如通过携带特殊电子设备,模拟一架战斗机雷达反射特征,可引起敌警戒雷达误判,诱使其防空雷达开机,从而暴露雷达频率和阵地位置,为后续反辐射打击提供目标参数。也可通过先期佯攻,迷惑敌防空火力,使其火力消耗在截获、搜索、识别、跟踪这些假目标上,从而为后续战斗机实施有效突击开辟火力间隙。
无人僚机一步步由构想走向战场,背后是体系作战能力的支撑,有平台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战场网络体系的完善、数据资源体系的构建等。未来空中作战场景,也许会演变为一架有人机带领一个无人机编队,呈现人机协同的全新体系化作战样式。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0:43
2024-11-01 09:44:02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