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方面看,潜射弹道导弹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位决定了其相关技术不会轻易转让和泄漏,这进一步增加了潜射弹道导弹研发的难度。
从导弹研发到匹配发射平台,功能提升像跑马拉松
潜射弹道导弹作用的发挥,不仅与导弹本身技术性能息息相关,而且与所搭载的发射平台——潜艇匹配程度紧密相关。
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环境相对复杂,因此必须考虑弹射或发射失败后导弹坠落引发的安全问题。
当前,各国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时,一般都是倾斜着出水。这种设计,用意之一就是防止出现砸艇现象。
美国在研制“北极星”A1时,在用真正的潜艇发射该型导弹做试验之前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水下弹射缩比模型与全尺寸模型试验、水池弹射系留试验、海上网托试验、海底固定发射台试验、陆上和舰上发射管弹射模型弹试验、水下发射管弹射装有一级发动机的模型弹试验等,最后才进行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展开这一系列试验,目的都是为解决“导弹与潜艇相匹配”这个问题。
这方面的考虑仅仅是潜射弹道导弹与潜艇匹配的内容之一。事实上,在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过程中,它与潜艇两者之间一直在做“谁来迁就谁”的选择题。
苏联的高尔夫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配备的是SS-N-5导弹。由于发射筒长度超过潜艇耐压壳体直径,超过的部分就用指挥台围壳包覆了起来,这使该艇指挥台围壳体积巨大。
2025-05-09 12:53:46
2025-05-09 13:07:36
2025-05-09 13:00:24
2025-05-09 12:01:35
2025-05-09 11:57:27
2025-05-09 11:24:08
2025-05-09 11:13:37
2025-05-08 22:08:38
2025-05-08 23:19:07
2025-05-08 23:28:31
2025-05-08 23:16:05
2025-05-08 23:06:06
2025-05-08 22:26:15
2025-05-08 22:51:20
2025-05-08 22:40:21
2025-05-08 21:51:56
2025-05-08 21:02:13
2025-05-08 20:54:18
2025-05-08 17:36:48
2025-05-08 17:30:43
2025-05-08 17:44:09
2025-05-08 17:54:36
2025-05-08 14:11:28
2025-05-08 14:31:47
2025-05-08 14: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