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射弹道导弹通常是指由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具有发射平台机动灵活、生存突防能力强等优点。当其射程够远、所带弹头当量够大、打击精度够高、能用于打击战略目标时,就成为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潜射战略弹道导弹通常配备核弹头,其巨大毁伤力加上发射的隐蔽性,共同构成了各国二次核打击能力。
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任何国家在这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都会引来世界关注的目光。去年8月,韩国海军为岛山安昌浩号柴电潜艇举行交接和入列仪式,备受外界关注。原因之一是该艇装备着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韩国自主制造的潜射弹道导弹。同年10月,朝鲜发射的又一款新型潜射弹道导弹同样备受关注。
那么,当前各国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进程如何?其今后发展趋势如何?请看解读。
从陆基发射到潜射,实现转变不容易
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
1955年,美国海军首先展开这类导弹的设计与研发。20世纪60年代,随着“北极星” A1的成功试射,潜射弹道导弹从此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冷战时期,潜射弹道导弹成为两大阵营竞相发展的重量级武器,并取得一系列成果。随着潜艇研发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隐蔽性和战术突然性的潜射弹道导弹成为水下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陆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相比,以潜射弹道导弹为支柱的水下核力量隐蔽性和生存能力更强,这是它成为二次核打击能力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05-09 12:53:46
2025-05-09 11:57:27
2025-05-09 13:00:24
2025-05-09 13:07:36
2025-05-09 12:01:35
2025-05-09 11:24:08
2025-05-09 11:13:37
2025-05-08 22:08:38
2025-05-08 23:19:07
2025-05-08 23:28:31
2025-05-08 23:16:05
2025-05-08 22:51:20
2025-05-08 23:06:06
2025-05-08 21:51:56
2025-05-08 22:26:15
2025-05-08 22:40:21
2025-05-08 20:54:18
2025-05-08 21:02:13
2025-05-08 17:44:09
2025-05-08 17:54:36
2025-05-08 17:36:48
2025-05-08 17:30:43
2025-05-08 14:52:29
2025-05-08 14:11:28
2025-05-08 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