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印巴两军炮战成家常便饭,为什么伤亡不是很大

印度这边我们都知道,战绩注水那是非常严重,当然巴基斯坦也未必不注水,只不过印度媒体的战斗力比巴基斯坦媒体的战斗力强,所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印度媒体的报道。

对于印媒报道,我们必须得留个心眼,因为其中的假话太多了。比如在印媒宣称的战损比上,一般都是巴方损失是自己的4到5倍。

这个战损比也不知道是不是受1962年中印战争以及1967年乃堆拉山口冲突的影响,因为在这两次交手中,中印两军的战损比也基本是1比4到5,只不过解放军是1,印度是4到5。

当然了,在这些交战中印军也没有少给解放军算伤亡。以1967年冲突为例,印度宣称解放军伤亡790人,其实解放军伤亡为123人,印军整整给夸大了6倍多。印度瞎编注水后,两军的阵亡比就倒过来,变成了印度是1,我们这边是4点多了。所以印度民众至今都认为1967年中印冲突,是印军打赢了。

我们前面提到过,印度方面统计在1990年到2017年初的印巴冲突中,印军伤亡为5000人,战果为22000人,这样双方的战损比就是1比4点多。

2017年的交火中,印度统计己方阵亡28人,而印军统计的巴军损失是阵亡138人,双方的战损比就将近到了1比5。

由以上可见,印度非常喜欢1比4到5之间的战损比,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其自我注水罢了。

说句良心话,印军要真能打出这个水平战损比的话,那么克什米尔早就全占领了,而不是四六分了。

其实2017年的交火,我们恰好还看到了巴军自己的统计,即阵亡41人,如果按照知情自报的原则来看,大体也算符合双方的整体实力。

但大家或许也注意到了,整整打了一年交火881次,两军自认的阵亡合计69人,这烈度是不是也太低了些?

是挺低的啊!这就是印巴冲突的常态。

甚至说,双方战损的这些兵力恐怕都没有各自在锡亚琴冰川上的非战斗减员多,印军在这边基本每年非战斗死亡要有50多人、伤残要有300多人,基本一年损失一个简编营的节奏。自1980年代末,印军爬上了锡亚琴冰川后,其非战斗死亡和伤残人数已经有1万多人了。

以上我们谈双方的冲突谈到了2018年,当进入到2019年,出现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印度的中央储备警察部队遭遇巴方武装分子袭击事件。

当年2月14日,印度这支部队遇袭后产生了巨大的人员损失,仅死亡人数就至少有42人,此外还有数十人负伤。这个42人死亡是立即死亡的人数,后续伤者中还有死亡,不过没有报道。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