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秘闻 > 正文

小小一颗守宫砂,流尽了多少古代女子的眼泪?

按照现代医学理论,朱砂能够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但想要靠着这玩意鉴别女性身体状况,无异于痴人说梦。

即使是在医学条件尚不发达的古代,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了守宫砂的不靠谱。比如参与编撰《唐本草》的官员苏敬就曾说:“守宫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

这意思是,守宫就是蜥蜴的别名,有些地方也叫这东西壁虎。你要说这家伙喜欢呆在屋壁上我相信,但若说它吃了朱砂再磨粉,可以检验女性身体状况,这不是收我智商税嘛。

03真正的用途苏敬的话仿佛戳破了皇帝新衣的谎言,然而在他的高声疾呼下,“守宫砂”谣言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流传千年不衰,直到后世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中,也不得不含蓄地说一句:“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恐怕别有术而不传。”

从苏敬到李时珍,“守宫砂”明明多次被医学大V科普无效,为何还能一直流传下去呢?

因为,守宫砂的传播基础,不在医学上,而在礼教上。

程朱理学兴起后,社会舆论对妇女的道德要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那一时期至高无上的真理,这直接导致妇女在陷入深深的贞洁桎梏中。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守宫砂”之说大行其道。礼教社会将守宫砂点在了女性手臂上,也嵌入了女性心里。多少女性因为臂上一颗小小的朱砂痣,背负上被社会舆论强加的道德枷锁,惶惶然不可终日。

那时的人们,或许早已不关心守宫砂究竟有没有医学理论依据,他们要的是妇女从心理到身体,完全服从“妇德”的要求,对婚姻生活中各种不平等逆来顺受。

于是,人们一边威逼恐吓,让女性点上守宫砂;一边宣传褒奖,一女不嫁二夫的光荣事迹,再配上一座贞洁牌坊,将女性彻底压在礼教的大山下。

小小一颗守宫砂,便是古代女性婚姻地位的见证者。不信,试看那一点猩红中,流尽了多少女子的眼泪。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参考资料:《淮南万毕术》、《博物志》、《本草纲目》、《唐本草》、《尔雅·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