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秘闻 > 正文

雍正继位后,“九子夺嫡”各位阿哥的真实下场

五、胤禩(sì)(1681年-1726年)康熙帝第八子,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

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狗,讨厌鬼),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九月胤禩薨,享年45岁。

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六、胤禟(táng)(1683年-1726年)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母宜妃郭络罗氏。

1709年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雍正登基后,身为八阿哥党的胤禟被改名为允禟,从此连遭厄运。

1723年,奉命赴西宁驻扎。1725年被革爵。1726年削除宗籍,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令改名塞思黑(猪,可厌之人)。

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也有传说是被毒死,享年四十三岁。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七、胤䄉(é)(1683年-1741年)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

1709年封敦郡王,雍正即位后,1724年,身为八阿哥党的胤䄉被圈禁革爵。

乾隆二年,胤䄉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病死,年五十八岁。

八、胤祥(1686年-1730年)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早年和四阿哥亲近,雍正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44岁去世,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匾额,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九、胤禵(tí)(1688年-1755年)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乾隆帝皇叔,生母为孝恭仁皇后。

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允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却是八阿哥党重要的一员,雍正登基后将允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圈禁。

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