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秘闻 > 正文

周围大国虎视眈眈,夹在中间的小国为何存在500年?

北方白狄小国,面积仅为赵国八分之一,何以能够睥睨中原五霸七雄?

“天下之脊”太行山,南北绵延400公里,山势险峻,深谷纵横,沟通东西,西可出关陇高原,东进可控华北平原,退可入千里草原,南下可与中原群雄争霸,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中山国雄踞太行,占据冀州中部,处于关陇西土、鲁中东夷、草原朔漠和中原诸夏四大文化圈之间,是各族交流、争夺的焦点。谁占据这里,就可以居高临下,轻松获得占据华北平原的优势。背靠太行,坐拥华北,就能有机会与中原王朝一争高低。 中山国虽小,却在地形上占据绝对优势。西切入太行腹地,易守难攻,东控冀州平原,唐河、大沙河、滹沱河、槐河水系密布,土地肥沃,稻麦飘香。

怪不得史学家曾经赞叹:“中山之地,倚太行屏障,凭众河带襟,西瞻秦晋高原,东瞰齐鲁泰沂,南俯赵之邯郸,北望燕之幽蓟,集天地灵秀,收四方通利。 ”

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扩张、打压下,天下诸侯尽灭,唯有中山国独存200年,犹如一座孤岛,入中原雄国燕赵齐间,闪耀在北方面向中原的前沿。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的赵武灵王所灭,虽然国灭,但“中山”之名早已落地生根,仅仅百余年之后,再次出现在华夏大地上。

公元前154年,汉武帝封哥哥刘胜为王,国号袭用中山之名,位置就在古中山国之地。从此之后,跨越千年,中山一直作为府名沿用,直到明朝。

从零星的史料中,学者拼凑出了中山国立国200年的历程:立国、斗晋、降魏、崛兴、称王、伐燕、抗赵、衰亡,经历三起三落。中山,作为北方小国,在豪强林立的春秋战国,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