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秘闻 > 正文

100多年前 一个法国人揭开了吴哥窟的面纱

2

就是这样一路追逐着野猪、蝴蝶和昆虫的踪迹,在 1859 年的冬天,穆奥在丛林里越走越深,最后在藤蔓遮蔽的森林深处,发现了沉寂已久,挂着古老微笑的高棉王朝遗迹。

这就是古代吴哥的废墟,也是亨利·穆奥最知名的探索之一,他一步步深入探索,发现这片土地为数众多的古老庙宇、塑像、护城河、宫殿。

那些宫殿上雕刻有精美的雕像,有的佛像脸上挂有神秘的微笑,还有的许多庙宇和巨树共生,各种各样的廊柱、佛像、雕塑,其上人物和动物精雕细琢、栩栩如生,许多人物舞姿翩翩、衣袖如云。

这就是起源于约公元 400 年的古代高棉帝国的遗迹。古高棉帝国曾经强盛一时,802 年,阇耶跋摩二世立都于吴哥王城,被誉为“神王”。当时的高棉军队有战象百头,征服了周边许多地区。

有研究者称,15 世纪 30 年代,高棉帝国由于中世纪温暖时期结束,气候由夏季降雨的稳定型态转为厄尔尼诺现象与干旱频繁的气候型态。

而以往为了支持吴哥王城的庞大人口,高棉人大举砍伐森林、开垦农田,导致水土流失,使得洞里萨湖淤积,在干旱季节无法有效供应农田水,农作物产量剧降,无法再供应数十万人的粮食需求,致吴哥城衰落,终于16世纪末期成为废城。

元人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是一部介绍位于柬埔寨地区的古国真腊历史、文化的中国古籍。

1819 年,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的法文翻译本首次在巴黎刊行,此后陆续有欧洲人访问吴哥:

比如 1856 年,方济各会(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

1857 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叙述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

直到穆奥的旅行笔记出版,吴哥才突然在西方人的眼界里出名起来,更多的传教士、摄影师、考察者开始对这片土地产生兴趣。

正因如此,穆奥常被错误地认为“发现”了吴哥,事实上,吴哥从未“丢失”过。但穆奥的确是在西方推广了吴哥。

因为吴哥是穆奥在吴哥窟的观察手记和手绘的图张,让安静几百年的吴哥在历史上又“复活”起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