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正文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港商功不可没

早在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徐百弟便北上发展,在珠三角、广州、甚至远至内蒙古的港资企业担当管理工作。不久,他开设纺织厂,并把工厂设于广州,经营纺织制衣贸易,出口欧洲为主,一直经营至今,属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北上发展的港商。

徐百弟接受采访,分享港商由改革开放初期至2000年期间,北上投资的重要历程。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香港工业发展以四大制造业为支柱,包括制衣、电子、玩具以及假发,可谓执世界之牛耳。随着香港经济不断发展,工资及租金成本开始上涨;另一方面,中国开始实施经济改革,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优惠投资的政策,以吸引港商往内地投资。

徐百弟忆述,国家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的平均工资为人民币70元,相当于一个香港工人的百分之一,再加上大陆地方政府提出许多优惠政策,许多港商也愿意北上投资。

徐百弟表示,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港商源于对家乡的情意结,毅然把工厂迁移至内地。徐表示,这一颗热切赤子情怀,成了当年第一批北上投资港商的主要原因。

于1982年在家乡东莞开设手袋厂的林晖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在香港,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打拼,在香港开了一家小型手袋厂。改革开放初期,他决心把工厂搬到东莞,希望可以带动家乡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