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正文

台企忘恩负义敌视大陆自取灭亡

日前,谷歌与HTC签署了的协议,谷歌将以11亿美元换取HTC移动设备部门负责Pixel手机开发的团队,并获取HTC的部分非独家知识产权。HTC变卖部分手机业务,标志着中国台湾曾经辉煌一时的手机产业彻底衰弱。其实在此之前,由于中国台湾当局对中国政府的敌视态度和一些台商的台独立场,已经使台湾面板、集成电路设计等行业的诸多公司损失惨重。

敌视大陆台湾面板产业由盛转衰

在21世纪初,中国台湾企业生产的TFT-LCD液晶面板市场份额高达34.9%,一度曾经与韩国并驾齐驱,并涌现出瀚宇彩晶、奇美电子、广辉电子、中华映管、友达光电等面板厂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面板厂商相继收缩战线备战寒冬。由于中国大陆拥有一大批彩电整机厂,以及中国国内市场蕴含巨大的潜力,使中国大陆对电视液晶面板的需求不减反增。为了拯救陷入严冬的中国台湾面板企业,国家连续两次组织中国大陆九大彩电厂商赴中国台湾采购液晶面板,采购总金额高达44亿美元,此举甚至一度被评价为“将中国台湾企业拉出了金融危机泥沼”。

面对中国大陆释放的善意,台湾企业却不领情,反而与韩国企业签订协议合谋涨价(联合涨价最终由韩国三星公司做污点证人告发)。在接下来的6个月时间里,面板价格涨幅达到了30%以上,导致中国大陆彩电企业再次陷入困境。中国台湾企业此举,令中国政府痛定思痛,决心扶持本土面板企业发展。

经过数年时间的发展,中国面板厂商京东方的出货量占据全球22.3%,位列世界第一,并实现了全球业内年新增专利申请量、产品首发覆盖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面板市占率、高性能超大尺寸产品市占率、毛利率五个全球第一。而中国台湾的面板厂商则在走下坡路,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台湾面板厂商在苹果Macbookair显示面板供应商列表中被剔除,并由中国京东方与韩国面板企业吃下绝大部分订单。

严防死守而非拥抱中国大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台湾当局对高科技企业转移到大陆讳莫如深,即使允许在大陆投资设厂,也要求在大陆投资的工厂必须与台湾工厂保持“N-1”代的技术落差,而且主导权要由台湾半导体产业掌控,且在大陆开设的工厂的产能所占比重不超过企业总产能的10%。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台积电和联电在中国南京和厦门的工厂,两地的工厂不仅产能受限,而且在技术上也比台积电和联电在中国台湾的工厂落后一代甚至二代。特别是联电在厦门的工厂,签署协议中建设的40nm工艺线比中国大陆企业中芯国际已经掌握的28nm工艺线还要落后一代。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潮中,像之前提到的面板产业,日本NEC、韩国三星等公司纷纷在中国合资设厂,中国台湾的友达和奇美也非常愿意在中国大陆设厂,可惜受阻于台湾当局的政令,没能在最佳时机分享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红利。

不仅在中国大陆设厂被严格限制,中国台湾企业的技术人员跳槽到中国大陆企业也要承担很高的法律风险。由于收购受阻,中国大陆企业开始以2-3倍的薪酬从在中国台湾挖人,不仅台积电前CEO蔡力行、台积电前共同运营长蒋尚义、台湾“存储教父”高启明加盟中国大陆企业,联电、华亚科分别有数十位和上百位工程师集体跳槽中国大陆公司。

面对这种人才的自由流动,台湾当局也以行政手段加以遏制,离职的华亚科前员工从中国大陆返回台湾后立即遭到台湾“调查局”搜索询问,还有一名受聘于中国上海华力微电子的前台积电员工被指控在离职前窃取台积电的28纳米工艺制程技术。最终,台湾新竹检方认定该工程师触犯营业秘密法第13条之2第1项,意图在大陆地区非法使用营业秘密罪嫌,以及刑法第342条第1项背信罪嫌,对其提起公诉。中国台湾当局这些举措显然是杀鸡儆猴,震慑那些想跳槽到中国大陆半导体企业的中国台湾工程师。

拒绝中国大陆投资使台湾企业痛失发展机遇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大量并购。中国台湾当局效法美国政府直接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中资针对德国爱思强、美国莱迪思等公司的并购,不仅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干预了自由市场,还在舆论上将中国大陆对台湾企业的收购形容为是“清兵入关”、“中国大陆意图控制台湾封测产业命脉……打烂整个半导体产业……发展了35年的台湾半导体产业逐渐落入红色版图”,这种做法使台湾企业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