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正文

尘封往事:瓜达尔港背后的中美苏较量

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决策机构,最上面的是勃列日涅夫,主要负责人是安德罗波夫,葛罗米柯,乌斯季诺夫,具体执行者是克留奇科夫(情报),阿赫罗梅耶夫(军方),科尔尼延科(外交)。

阿富汗战争是一个宏大的战略计划,事关南亚与中东的力量平衡。

当苏军进入阿富汗不久,1979年12月28日上午,美国总统卡特致电克里姆林宫,要求苏军无条件撤出该地区。

理由是“苏联公然践踏了国际法准则”,“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是赤果果的霸权行径(听起来像在打自己的脸)。

当天下午,勃列日涅夫通过美苏热线告诉卡特,苏军只是短暂军事行动。

12月31日,苏联正式致电美国,重申了这一目标。

1月4日,卡特忽然就怒了,直接发表电视讲话(苏联称之为戏剧性),宣布美国将全面中断与苏联的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大到小麦合同,小到纽约油画展览,一律取消。

整整一个多星期,苏共政治局对美国的过激反应进行了反复讨论。勃列日涅夫形容美国的反应如同“大象闯进了瓷器店。”

1月20日,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回到华盛顿,他要了解清楚,白宫到底为什么反应如此之大?因为卡特的言行超出了苏联预判。

其实白宫的依据很简单,就是布热津斯基当时提出的“危机弧形带”理论。美国认为苏军占领阿富汗,仅仅是一个宏大目标的开始,它将来会远远超出阿富汗本身,假设苏联通过阿富汗进攻巴基斯坦,然后伊朗,那么对美国在波斯湾利益将是灾难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