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发布消息称,中国将从2017年年底开始禁止24类“洋垃圾”的进口,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几个月来,以欧美国家为主的外国媒体持续关注此事,认为中国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做法虽无可厚非,但全面禁止从国外进口可回收性垃圾将引起连锁反应。
换句话说,作为“洋垃圾”主要出口方,欧美国家此刻最担心的现实问题是,大部分原本由中国进口的废弃物——尤其是低端材料——从此将无处可去。在他们看来,失去传统垃圾处置渠道这一危机来得有些突然,全球回收业即将变天令其措手不及。
欧美国家这种担心其实暗含两层意思,一是自身企业怎么办?二是自身环境怎么办?显然,出发点都是自己的利益。
长期以来,国际回收市场形成的可回收性垃圾流动模式存在不负责任因素,具体来说就像近期媒体报道一位英国从业者所讲:处理废物最便宜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进集装箱,运到工人薪金比较便宜的地方,以人手处理。
对我国而言,几十年来,由于受资源匮乏和发展阶段所限,我们选择进口国外废纸、废钢、废纤维一类固体废物,应该说对于缓解中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原材料短缺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这一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我们没有注意:一是对部分废旧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和监测;二是没有考虑到国内国外部分违法分子利用这种进口许可,里应外合地把一些没有原材料属性的纯垃圾大量进口到国内。也正是由于这样两点效应相叠加,中国才会在国际上留下“地球垃圾场”的标签。
2024-12-24 16:13:27
2024-12-24 15:28:18
2024-12-23 16:32:41
2024-12-23 16:02:27
2024-12-20 10:10:38
2024-12-20 10:04:15
2024-12-19 09:54:42
2024-12-19 09:50:26
2024-12-18 11:41:46
2024-12-18 11:39:44
2024-12-17 10:11:38
2024-12-17 10:16:31
2024-12-16 10:30:54
2024-12-16 10: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