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舰的海上试航,非常的复杂。比如16舰和17舰的试航工作都进行了一年多。次数都超过了7次。那么航空载机大舰的试航为何如此的麻烦?这就在于系统复杂,项目多。而且有些试航项目不能同时开展,必须单独进行海上现场试验。大舰的试航深度,不亚于新型战机试飞的复杂性。而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本身就需要完成各种舰载机,包括各种直升机的批量上舰起降,才能算形成了初始战斗力。不过日常说的大舰的“海试”,多不包括舰载机的批量舰上起降。这个科目属于航母和其他载机大舰从船厂交付用户之后的试验、试飞项目。而航母和两攻在交付之前的各种海上试验,虽然已经由用户主要负责驾驶;船厂和设计方进行现场跟踪。但是此时航空大舰的产权仍然在船厂方面,一旦试航中发现瑕疵和问题。
也主要是设计和生产方负责解决。因为大多数语境下说的“海试”,主要是指正式交付之前,也就是接舰方与设计方、生产船厂的联合海上测试。这种测试,需要进行试验的条目可能高达上万条。每一条都要认真试验。比如当年17舰首次挂出“我在试航”的信号旗,大家都认为17舰当天就要出海了。结果当天傍晚又把这个信号旗收下去了。再过了两三天才又一次挂出同样的信号旗,出人意料的真正出门了。很多人认为提早挂出试航旗却没出海是忽悠。其实不知道这种挂信号旗也是试航的科目之一。还有些试航项目,还没出船坞就开始进行了。比如把汽车吊提前吊到斜角甲板的尽头,试验全舰的平衡性。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当时就指出。这种常见的汽车吊的自重恰恰和未来配备的主力舰载机的空重差不多。
因此提前拿汽车吊放到甲板上测量重心和倾斜度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试航前后也要观察航母和其他型号的载机大舰有没有渗漏超标的现象。本来现代造船技术如果刚刚造出的新舰就大面积渗漏,本身可以当笑话看。但是偏偏大英有200年历史的主力船厂造出的女王号就是出了名的渗漏超标。甚至个别国家建造维护中的护卫舰,还有在船坞内就翻了的现象。因此海上试航是什么看上去不可思议的奇葩科目,都要在正式交船前测试完。只要有一个项目不过关,也不能正式交付用户。像福特号航母那种名义上已经服役3年,实际上大部分基础性试航还没做完的状态,恰恰是超级大国整体没落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新兴海军大国是绝不可能有这种现象。075的首航已经出门超过10天,已经引发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