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目前最关心的是20系列中的最后一个什么时候亮相。而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对此还是说过多次的同一句话:就是如果仅仅用这种巨大的新20进行战略威慑,那么很快就能看到;而如果要用他直接实战,那么恐怕等对手被他炸上天,还不知道到底外形是什么样子。过去狼山倾向于第一种可能,但是现在逐步不这么想了。不过这个项目本身的存在与否根本不需要怀疑,而且进度很可能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预料。因此继续耐心等待就是。在等待期间也可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20的各个次系统。比如在200吨级大飞机的整体框架设计上,谁谁家已经完成突破十几年。结构本身不是问题的情况下,飞翼体的气动设计和飞控也不是问题,因为无人的这类飞机已经飞得到处都是;有人的版本,自然软硬件更没问题;至于各种先进的隐身蒙皮和高智能传感器系统,谁谁家目前也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真正需要关心的唯一问题,就是首飞和首批次会用什么发动机。有人说是和B2一样,用三代大推的非加力长航时版本。B2的单台发动机推力大约8.5吨,4台总共推力34吨左右,推动满载170吨的B2,推重比为0.2。说实话这个推重比有点过低了,毕竟当代的民用喷气客机的推重比大多也在0.25以上。不过B2追求的是超长航时大航程,全程亚音速,这个推重比还是够用的。但是对谁谁家来说,既没有美国空军那么多的全球接力的基地;目前和今后10年,也没有美军那么多的战略加油机,因此要做到战略轰炸机的最低门槛,也要追求200吨以上的体量,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武器。这样才有直飞打击第三岛链的实际价值。因此若同样用三代大推的无加力版当首飞和首批次的发动机,显然有推重比不足和发动机性能实际验证不足的双重问题。
对一种全新的战略型号,而且是气动风险比较大的飞翼型,首飞就用一种全新研发的无加力发动机,这种概率非常低。再说也没有这种型号开始研发的任何风吹草动。因此更可能会用一种现成的发动机完成首飞和首批装备。现在双发的新H6系列,和4发的Y20系列,其实都是用了D-30KP-2发动机,或者仿制提高后的WS18发动机。D-30KP-2是一种涵道比不大的涡扇发动机,风扇直径最大只有1.5米,和三代大推的无加力版的风扇直径相比大不了多少,而最大安装直径也就在1.8米左右。因此对实际机体厚度很大的某大型20来说,在其内部进行进气道和喷口的双S化的空间其实绰绰有余。如果一次用4台,其原始总推力也可以达到50吨,比B2的稳定推力大出47%。如果按照B2的170吨计算,那么这个巨大的飞翼型20的理论最大起飞重量最高可以达到249吨,几乎和目前吨位最大的图160的26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1.2万公里的打击半径接近了。而即使体量再缩小一点,那么220吨的起飞重量、1万公里的直飞再回程打击半径也是可以确保的。
2024-11-21 10:13:52
2024-11-21 10:24:15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3 0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