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对中国空军如何发展都有哪些启示

有观点认为,在以军导弹攻击中可发现“铠甲”S1系统的相控阵雷达根本没动,因此这是属于典型的偷袭、“胜之不武”。但叙军在如此环境下竟然雷达不开机,这本身就是组织混乱和战场懈怠的表现。因为以色列已经多次空袭叙利亚,在戈兰高地已经“出事”的情况下,叙军竟然还有工夫闲聊而不是做好战斗准备,这本身就是失败的征兆。

无论是偷袭还是懈怠,这次以军空袭,再次表明防空的复杂性和空中打击的有效性。由于电磁环境的复杂性,防空系统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很难全面掌握周围的空情态势,而且机动性很差。相反,空中进攻平台,可以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掌握空中打击的主动权,可以根据红外、雷达、被动探测等各种手段发现、打击地面目标,同时还保持高速的机动性。

因此,以色列的空袭再次说明,空军的前途在于空中进攻。“攻防兼备”也是要把“攻”放在前头。只有坚决果断的空中进攻,才能尽可能削弱对手的军事能力,等于加强本身的防御能力。相反,被动的防空系统庞杂,防御范围极为庞大,虽然可能获得战果,但往往和自身损失无法相提并论。因此,这个视频中6秒后就被炸死的倒霉蛋,再次说明防空的“费效比”问题。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进攻性空军,才是大国空军的必由之路。(作者署名:诤闻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