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乌克兰该工厂帮中国造航发69年 现为最新战机换引擎

从1949年马达西奇厂的M-11FR发动机抵达满洲里到现在,算下来已经69年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运输机、教练机等领域使用的国产航空发动机基本上都是出自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技术支持。作为苏联时代就已经久负盛名的航空发动机研发企业,马达西奇厂与伊夫琴科设计局紧密协作,将一台台航空发动机送到了飞机制造厂的手中,也将技术传授给了中国。

图片:马达西奇厂还为安-225这样的空中怪兽提供航空发动机。

网友们常说:只要发动机动力强,板砖也能飞上天!

苏联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研制,建立了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空发动机设计流派,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强国。

苏联航空发动机服务于整体航空工业,体现出了以国防建设和空军作战为牵引的特点,以军为主、军民结合,在大中小微全面发展。

虽然苏制航空发动机和其所装配的战机在西方人眼中是笨重粗陋的代名词,但不可否认的是,苏制发动机的定位是战争!战争中最关键的是发动机的技战术指标和大规模量产的能力,而至于寿命、精细度等都可以排在其后。

图片:巨大的图-128“提琴手”重型截击机群,使用的是动力充沛的AL-21F-3喷气发动机。

苏联航空发动机往往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围绕主要技战指标,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通过综合设计形成型号特色,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苏联发动机还很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在一款优秀的核心机基础上,能够派生出用于不同机型和用途的系列化产品。

对于苏联航空发动机,网友普遍有一个误区,认为苏联基于大规模战争经验,在战时作战飞机只有不到100小时的寿命,所以航空发动机没有必要长寿命和翻修期。作为反面例子的主要是米格-25和苏-27的发动机。

图片:米格-25PD战斗机的R15BD-300发动机加力极限允许时间和正常寿命都大幅提升。

其实军迷们一直诟病的米格-25战斗机上面的“联盟”R15B-300发动机,其加力状态连续工作时间只有40分钟,但却使米格-25战斗机获得了3倍马赫的截击速度,在大规模战争中这40分钟就可能就阻挡住了携带核弹的美国战略轰炸机的入侵,两相对比当然是技战术指标更加重要。

而后续进一步改进中,新型的R15BD-300发动机加力极限允许时间已经提升到了1小时,正常寿命也达到1000小时,满足了米格-25PD、米格-25RB等战机的使用。

图片:AL-31FP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也是1000小时。

再比如苏-27战斗机使用的“留里卡”AL-31F发动机,之所以说这种先进的发动机最初寿命只有100小时左右,是指在原型机设计阶段,发动机由于设计问题导致在工作了60~70小时候就损坏了,这种指标根本不可能通过国家试验,后来勉强提高到了100小时。

但当1985年AL-31F发动机通过国家试验后,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发动机寿命也稳步提升。以安装有矢量喷管的AL-31FP发动机为例,其首翻期寿命已经达到1000小时,而喷管的寿命也从过去的250小时提升到了500小时。

  图片: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天骄公司的联合展台。

所以说,苏系发动机的性能和产品在目前来看依然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继承了苏联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绝大部分遗产。特别是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在教练机、直升机、大型运输机发动机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但能够帮助中国新型战机的研制,还能够为我军大量俄式飞机提供充足的发动机供应。

图片:中国陆航大量装备的米-17/171直升机采用马达西奇TV3-117涡轴发动机。

比如我军陆航大量装备的米-17/171,海航和通用航空装备的卡-28、卡-31、卡-32等直升机,都使用马达西奇公司的TV3-117涡轴发动机。

该系列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装备范围最广、可靠性最好的涡轴发动机,产量已经超过3万台,总运行时间超过1600万小时,90%以上的俄制直升机(卡系列和米系列)配装TV3-117系列发动机。

2013年,装配TV3-117VMA-SBM1V-4E发动机的米-8MSB型直升机在克里米亚半岛创造了E-1级直升机在飞行高度方面的世界纪录,飞行高度达到了9150米。引进生产这种发动机不但能够满足我军大量俄制直升机的发动机供应,还能够提升我国自身直升机发动机的研发水平,为我军新一代直升机提供可靠而充沛的动力。

图片:中国海军卡-28反潜直升机同样采用马达西奇公司的发动机。

马达西奇公司在苏联解体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混乱和调整,但并没有睡在苏联时代的功劳本上坐吃山空,形势稳定下来后,就陆续研制了一系列新型航空发动机供应市场。

目前,中国与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之间正在稳步开展航空发动机的引进和生产,该公司大量技术成熟且经受实践考验的量产型号对于服务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许多产品和技术也能够解决我国航空动力上的很多空白和问题,而其历史悠久和规范有序的管理经验对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企业的内部运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