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作为当前我国近半主力战机的雏形,相信不少人对它的各类数据已是如数家珍。其中一些极其“非主流”的数据、特点,如近10吨的内载油、看似不合理的机翼设计等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特约撰稿人杨政卫就来简单说说这两个问题。
采用升力体结构的苏-27
苏-27有着10吨级的燃油储存空间,平常区分成5-6吨的正常燃油,以及约4吨的“内置副油箱”在使用。那么这个“内置副油箱”是苏联设计师为了航程加上去的么?其实并非如此。
多出来的4吨油箱空间可以说是采用升力体机身后,“自动会多出来”的空间。
采用箱式机身的米格-31
在结构特性上,像F-15、米格-25这种“箱式”机身,机翼与机身的交接方式,就像是一块平面以90度插在箱子上,这样的设计,应力很难用蒙皮去承担。而像苏-27、F-16这样的升力体,机身很平滑的过渡到机翼,因此翼根处的横截面积就会类似三角形,这先天就有结构强度,因此很容易设计成让蒙皮去承担部分应力,这样在一样的结构强度下,重量反而比较轻,而且也有助于减少表面积(也就是减少摩擦力)以及移除机翼与机身的不利气流干扰,再加上这样一来机身又很容易设计成机翼剖面,能贡献可观升力,于是可以提升飞机的升阻比,那么在达到需要的升力的情况下,结构又可以再减轻。
因此升力体结构其实是有助于减重,而且前面提到这样的结构的翼根会“自动”出现空间,这就可以放油,所以这是多出来的好处,并非增重而来。当初苏-27确定用升力体设计后,做细部设计时才发现可以多出4吨燃油。
所以是升力体为先,发现可以多放4吨燃油。而不是为了多放4吨燃油,去弄升力体。而且升力体在结构上反而有助减重。
需要指出的,这个多出来的油箱储量本来确实有可能造成增重,但在军方与生产方技术规格的协调后,这事情并没有发生。详细的过程是,设计师发现升力体机身可以容许多余的4吨燃油,不过按照苏联标准,必须在携带85%内燃油情况下发挥需要的飞行性能,包括8.5G的最大G力。这样一来结构确实就必须要增加,例如20吨跟25吨做出9G,分别需要承受180吨与225吨的升力,那结构要增加就必须要增重,而当时T-10已经面临航电超重问题。
2024-11-06 10:43:30
2024-11-06 10:35:57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0:43
2024-11-01 09:44:02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