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际法维度:军事援助义务的规则博弈
鲁坚科“无义务援助”的表态,实则暗含国际法层面的精准计算:
条约义务缺失:俄伊间不存在类似《美日安保条约》的强制防卫条款
自卫权限制:联合国宪章第51条集体自卫权需受援国明确请求,而伊朗未提出
武器转让合规:根据安理会2231号决议,对伊常规武器禁运已于2020年解除,但弹道导弹技术仍受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在缅甸问题上展现不同逻辑:4月1日鲁坚科承诺对缅提供“援助”,这种差异化处理印证其“利益导向型”国际法应用策略。
五、海湾国家的沉默博弈:拒绝选边站的生存智慧
面对美伊对抗升级,地区国家呈现微妙立场分化:
沙特阿联酋:2024年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拒绝美军使用境内基地
卡塔尔:同时托管美军中央司令部(乌代德基地)和伊朗贸易代表处
阿曼:充当美伊谈判中间人,12日会谈选址佐法尔省体现其平衡术
这种“避险策略”的经济动因显著:海湾国家主权基金在伊朗能源领域投资超800亿美元
,任何冲突都将导致其资产蒸发。更关键的是,2024年伊朗突破铀浓缩至60%后,沙特同步启动铀浓缩实验,地区核竞赛风险加剧。
2025-05-06 22:58:04
2025-05-06 23:09:18
2025-05-06 23:16:03
2025-05-06 23:04:41
2025-05-06 21:55:03
2025-05-06 22:35:00
2025-05-06 22:22:11
2025-05-06 21:46:55
2025-05-06 22:02:28
2025-05-06 21:25:09
2025-05-06 10:58:39
2025-05-06 10:43:13
2025-05-06 10:49:20
2025-05-06 10:54:39
2025-05-06 10:28:59
2025-05-06 10:36:39
2025-05-06 09:47:46
2025-05-06 10:20:25
2025-05-06 09:54:38
2025-05-06 10:04:41
2025-05-05 21:43:45
2025-05-05 22:05:22
2025-05-05 21:48:30
2025-05-05 21:59:55
2025-05-05 21: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