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关税武器的“杀伤链”】
1.特朗普的“经济独立日”:无差别火力覆盖
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逆差国实施11%-50%的“对等关税”。其中,中国商品关税飙升至34%,台湾地区高达32%,欧盟、日韩等经济体无一幸免。白宫宣称此举是“美国经济解放日”,但市场嗅到的却是火药味——全球贸易体系的“引信”已被点燃。
2.关税战的“战术逻辑”:以疯癫为谈判筹码
阿克曼曾在4月3日发帖为白宫辩护:“谈判的最佳策略是让对方相信你疯了”。这一战术灵感或许源自冷战时期的“疯子理论”——通过展现非理性姿态迫使对手让步。然而,当关税大棒真正落下时,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是“用脚投票”。短短两日,美股市值蒸发6.6万亿美元,机构投资者仓位骤降至历史冰点。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若各国报复,美国2025年GDP增速将暴跌1个百分点,通胀突破2.1%。
3.白宫“核按钮”背后的利益博弈
耐人寻味的是,阿克曼将矛头直指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其“重仓国债”的持仓结构使其“乐见经济崩盘”。这一指控揭示了华盛顿内部的权力暗流:部分政客的私人利益与公共政策形成对冲,而特朗普的关税武器或许正沦为利益集团博弈的棋子。
2025-04-25 23:44:25
2025-04-25 23:50:57
2025-04-25 23:14:51
2025-04-25 23:30:28
2025-04-25 22:44:22
2025-04-25 13:18:57
2025-04-25 13:26:26
2025-04-25 13:38:51
2025-04-25 12:45:05
2025-04-25 12:50:21
2025-04-25 12:17:33
2025-04-25 12:36:01
2025-04-25 12:26:17
2025-04-25 12:57:50
2025-04-25 12:21:53
2025-04-24 23:33:34
2025-04-24 23:25:55
2025-04-24 23:07:44
2025-04-24 23:01:16
2025-04-24 22:34:05
2025-04-24 22:42:17
2025-04-24 22:50:50
2025-04-24 22:24:38
2025-04-24 22:30:04
2025-04-24 21: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