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不”原则的破局性:非结盟式战略协作的全球意义
王毅在俄媒访谈中重申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看似老调重弹,实则暗含应对新冷战的战略智慧:
对美博弈的“太极手”:当特朗普政府试图复制“联俄制华”的尼克松剧本时,“三不”原则既避免落入阵营对抗陷阱,又保持对俄关系弹性。正如王毅所言,“身体进入21世纪,脑袋不能留在冷战”。
发展中国家的范式输出:上合组织与金砖机制扩员后,覆盖全球65%人口和40%GDP的“非西方阵营”正在形成。中俄以“三不”为纽带,既规避了传统军事同盟的排他性,又构建起多极世界的制度框架。
技术主权的共生模式:面对美国芯片禁令,中俄联合半导体实验室已在莫斯科启动;北斗与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兼容协议,则打破了GPS的技术垄断。这种“背靠背创新”正在改写全球产业链规则。
这种非零和博弈思维,恰是对美西方“小院高墙”战略的降维打击。
四、特朗普2.0的变量:美俄关系波动下的中俄定力测试
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的“钟摆效应”,构成观察中俄关系的绝佳压力测试:
2025-04-14 23:06:42
2025-04-14 23:41:51
2025-04-14 22:58:23
2025-04-14 23:20:29
2025-04-14 23:47:09
2025-04-14 23:31:52
2025-04-14 22:55:54
2025-04-14 22:26:10
2025-04-14 23:12:49
2025-04-14 11:59:29
2025-04-14 11:42:17
2025-04-14 10:57:35
2025-04-14 11:35:11
2025-04-14 11:04:51
2025-04-14 11:31:45
2025-04-14 11:50:38
2025-04-14 10:47:15
2025-04-14 10:42:08
2025-04-14 10:33:35
2025-04-13 22:21:46
2025-04-13 22:18:38
2025-04-13 22:02:19
2025-04-13 21:19:30
2025-04-13 21:39:45
2025-04-13 21: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