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中国一场跨越四十年技术鸿沟的“心脏手术”!

五、未来展望:从CJ-1000到第六代动力的“星辰大海”

当CJ-1000装上C919时,其意义不亚于歼-20换装“中国心”。但真正的较量在下一代:

变循环引擎:美国自适应发动机(AETP)已进入工程验证,中国需在2030年前完成原理突破;

绿色动力:氢燃料、混合电推进等新赛道,或是中国避开传统技术壁垒的绝佳机会。

结语:航发强国的“非线性跃迁”

从运-10折戟到CJ-1000突破,中国用四十年走完西方百年路。这场逆袭绝非“弯道超车”,而是体系化创新的厚积薄发。当史坚忠说出“好于预期”时,他背后站着无数在试车台前熬白头的工程师,在材料实验室摔碎数百个样片的科研者,在云平台上调试算法的程序员——他们共同书写着一部属于中国航发的“技术史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