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京的“克里米亚剧本”2.0?
德左的求救并非偶然。2023年起,西方已开始物色摩尔多瓦成为“下一个乌克兰”,而德左作为亲俄飞地,天然具备复制克里米亚模式的条件:
历史纽带:德左人口中俄罗斯族占32%,俄语为官方语言,且俄军“维和部队”自1992年起长期驻扎。
战略杠杆:若普京以“保护同胞”为由进驻,不仅能打通乌克兰西南战线,还可切断敖德萨-利沃夫补给线,对乌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军火诱惑:当前俄军日均消耗4万枚炮弹,而欧洲155毫米炮弹产能严重滞后,德左库存足以让俄军获得3-6个月的喘息期。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近期释放的信号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前高度相似:先是德左当局“自愿请求”,再是俄媒渲染“乌军威胁”,最后“维和部队顺理成章接管”。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本质上是普京对北约的极限施压测试——若西方反应软弱,莫斯科将彻底打破欧洲安全框架。
2025-03-30 23:18:49
2025-03-30 22:29:47
2025-03-30 21:35:07
2025-03-30 21:54:44
2025-03-30 22:17:31
2025-03-30 22:02:15
2025-03-29 22:41:51
2025-03-29 22:32:33
2025-03-29 21:48:12
2025-03-29 21:35:48
2025-03-29 21:56:07
2025-03-29 22:07:14
2025-03-28 22:42:52
2025-03-28 22:53:28
2025-03-28 23:04:22
2025-03-28 22:12:06
2025-03-28 21:45:38
2025-03-28 11:21:41
2025-03-28 12:09:03
2025-03-28 11:45:00
2025-03-28 11:54:05
2025-03-28 11:28:09
2025-03-28 10:43:43
2025-03-28 11:05:41
2025-03-28 1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