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必然会扰动周围海水,这些扰动传到海面产生的波纹,可被装备高分辨率雷达的军机或卫星侦测到。但这些水波的形成和散播主要受海流、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在不同海域会呈现出信号强度和模式的显著差异,因此此前很难以此作为追踪水下潜艇的依据。
但实际上,这些细微的水波可能透露出重要信息,如潜艇的位置、速度、航向,甚至型号等。“由于军事敏感性,过去公开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理论模型上,而避免使用实际数据。”而中国科学家首度创新地采用了南海的实际数据,从而得以对潜艇在实际海域激发的水面响应波场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并“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报道称,这项研究的原本目的是使用传感器在南海收集了实际环境数据,以研究水面尾波,“为中国潜艇的航行安全提供一些建议”。
2025-03-21 23:02:17
2025-03-21 22:40:55
2025-03-21 23:00:38
2025-03-21 23:08:00
2025-03-21 22:38:14
2025-03-21 22:48:16
2025-03-21 22:53:43
2025-03-21 15:46:02
2025-03-21 15:28:45
2025-03-21 15:35:16
2025-03-21 15:41:34
2025-03-21 15:26:07
2025-03-21 15:24:10
2025-03-21 15:31:01
2025-03-20 23:13:33
2025-03-20 23:34:45
2025-03-20 22:56:31
2025-03-20 22:28:03
2025-03-20 23:07:25
2025-03-20 22:11:54
2025-03-20 21:37:23
2025-03-20 21:28:29
2025-03-20 21:30:34
2025-03-20 21:34:39
2025-03-20 22: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