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一直预言航空母舰会过时。苏联研发了一套精密的潜艇、传感器和飞机系统,旨在打击美国的航空母舰。
美国研发了对抗措施,包括F-14“雄猫”战斗机,目的是击败这些苏联系统并分散它们的注意力。由于战争从未发生,我们一直没有机会测试航母航空联队对抗图-22M“逆火”轰炸机的能力。苏联人和美国人相互努力对抗,用更先进的举措来对抗对方的每一项创新。每次迭代都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力量和脆弱性;轰炸机在某些方面占了上风,航母则在其他方面占了上风。
下一代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将具有类似的非线性特征。虽然中国导弹可能拥有能打击美国航母的射程和末段机动性,但导弹防御和电子对抗措施可能会使导弹失效到无用的地步。类似地,反潜技术的改进可以减少或消除航母面对水下威胁时的脆弱性。变得“过时”的航母可能不会一成不变。
大型平甲板舰艇的效用主要来自于它能携带和从它上面起飞的各种飞行器。航空母舰作为一个概念之所以能继续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除了能突破导弹等进行严密防御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之外,航空母舰还能胜任其他任务。
2025-03-21 23:02:17
2025-03-21 23:08:00
2025-03-21 22:40:55
2025-03-21 23:00:38
2025-03-21 22:38:14
2025-03-21 22:48:16
2025-03-21 22:53:43
2025-03-21 15:46:02
2025-03-21 15:28:45
2025-03-21 15:35:16
2025-03-21 15:41:34
2025-03-21 15:26:07
2025-03-21 15:24:10
2025-03-21 15:31:01
2025-03-20 23:13:33
2025-03-20 23:34:45
2025-03-20 23:07:25
2025-03-20 22:56:31
2025-03-20 22:28:03
2025-03-20 22:07:41
2025-03-20 22:11:54
2025-03-20 21:37:23
2025-03-20 21:28:29
2025-03-20 21:30:34
2025-03-20 2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