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这种“照付不仪”的协议对卖方,也就是供气方更有利一些。而对于买方来说,这种长期协议也能够保证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同时能够拿到比市场价更为优惠的价格。
那么这个“更为优惠的价格”到底是优惠多少,买方要享受多少的折扣,应该就是中俄双方谈判的重点。而正如蒙古国总理所言,近两年来波动巨大的天然气价格,让目前的谈判变得更加复杂。
2014年5月,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签署了30年的长期输气协议,这也是目前两国间唯一的一条跨境天然气管道,每年最大输气量380亿立方米。俄方透露,该协议遵循“照议不付”的原则,合同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而就在协议签署后的4个月不到,管道正式开工,并于2019年实现通气。
而相比于1号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规模更大,输气量高达500亿立方米,与北溪管道同一个等级。此外,该管道预计还要过境蒙古,因此会涉及到三方的利益。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在谈判中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是很正常的,这么大的一个订单,关系到未来数十年的天然气供应,肯定需要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更何况,考虑目前的国际形势,我们现在明显处于更有利的位置,相比于俄方没有那么急迫,因此在价格问题上收紧一些,也很合理。
2025-04-15 11:35:11
2025-04-15 11:51:40
2025-04-15 12:09:08
2025-04-15 11:46:55
2025-04-15 11:25:08
2025-04-15 10:51:13
2025-04-15 11:15:31
2025-04-15 11:20:34
2025-04-15 10:46:27
2025-04-15 11:07:17
2025-04-14 23:41:51
2025-04-14 23:47:09
2025-04-14 23:31:52
2025-04-14 23:06:42
2025-04-14 22:58:23
2025-04-14 23:20:29
2025-04-14 22:26:10
2025-04-14 22:55:54
2025-04-14 23:12:49
2025-04-14 11:42:17
2025-04-14 11:35:11
2025-04-14 11:59:29
2025-04-14 11:31:45
2025-04-14 11:50:38
2025-04-14 10: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