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中国重型战机数超美,将决定未来东亚战场结局

在20年前的2003年,中国空军战斗机装备发展正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从北方获得的苏-27、苏-30是绝对主力,但数量有限(总数不到200架)。组装仿制的歼-11A刚刚进入量产阶段,国产歼-10A还要再等两三年才能服役,事实上,当时国产接收的主要机型依然是歼-7和歼-8。在从苏联获得米格-21的40多年后,最新改进的歼-7G和歼-8F依然源源不断地加入空军作战序列。相比之下,美国空军当时装备着2000余架各式三代机,独步全球的F-22A更是即将服役,整整一代的差距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在20年之后的今天,这一切又扭转过来,特别是在大国对抗中至关重要的重型机队伍。

70年代末,美国空军心心念念的F-15A终于开始服役,尽管这款战机一度由于发动机不可靠,沦为令人生畏的“机库皇后”,但其跨时代的性能依然让美国空军将领欣喜不已。不过,F-15高昂的造价和使用成本限制了装备数量,再加上出口的天然需求,最终促成F-16系列的问世。这款在当时以对地攻击为主的“轻型战斗机”,既能保证美国空军战斗机装备规模,又能大量满足海外用户需求(F-15性能太强不能轻易出售,况且也没几个国家用得起),开创了现代战斗机“轻重搭配”的经典潮流。然而,随着苏联不复存在,原本作为新一代“轻重搭配”核心的F-22A被认为不适合时代,中型F-35系列成为美国各兵种的核心装备,这就意味着美国空军的重型机数量锐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