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自卖自夸的测试,却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中国防弹衣的口碑。要知道,测试中的中国防弹衣只算是廉价出口产品,并非解放军的自用产品。即使如此,这种廉价防弹衣也满足了苛刻的BR5级防弹标准,更重要的是“淘宝货”价格便宜,供货充足。
俄罗斯的“护身符”防弹衣性能确实很好,但是否能够迅速为俄军生产几十万件?这还是一个未知数。要知道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两国都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购买防护用具和战术携行具,规模大到中方不得不管控出口。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也紧急从中国广东订购大批防弹衣,用于装备预备役士兵。
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个细节:那就是,“护身符”的防弹性能实际是严重“过剩”的。“罗斯托克”自己也承认,当初设计“护身符”防弹衣的时候,并没有要求防御8.6毫米狙击步枪。但后来却发现,“护身符”的性能已经大大超过了BR5级标准。
这种结果看似是好事,但很容易拉高成本,增加量产难度,对于一种需要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反而是设计上的严重失误。准确来说,能够不多不少“刚好满足BR5级标准”,才是最佳的设计产品,这样才能同时满足性能、成本和量产要求。否则,俄罗斯制订的标准体系就没有意义了。
由此看来,俄罗斯军工部门可能已经忘记了武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忘记了T-34和AK-47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2025-03-23 18:36:18
2025-03-23 18:39:51
2025-03-22 21:36:30
2025-03-22 21:12:23
2025-03-22 21:09:04
2025-03-22 21:27:38
2025-03-22 21:25:45
2025-03-22 21:19:10
2025-03-21 23:02:17
2025-03-21 23:00:38
2025-03-21 23:08:00
2025-03-21 22:48:16
2025-03-21 22:53:43
2025-03-21 22:40:55
2025-03-21 22:38:14
2025-03-21 15:46:02
2025-03-21 15:41:34
2025-03-21 15:35:16
2025-03-21 15:28:45
2025-03-21 15:26:07
2025-03-21 15:24:10
2025-03-21 15:31:01
2025-03-20 22:56:31
2025-03-20 23:13:33
2025-03-20 2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