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能上看,中国的SH-15车载榴弹炮不弱于任何一家外国产品。参与竞标的这些西方国家榴弹炮,普遍配备了52倍口径的155毫米火炮身管,射程远,战术机动性强,而且也都有数字火控系统。相比之下,中国的SH-15不仅都有这些特点,而且在炮弹射程方面,还有领先优势。
日本防务资讯网站“航空万能论”却认为,巴西陆军的招标书要求火炮必须“兼容巴西陆军现有的通讯系统和指挥系统”,而巴西陆军现有的通信系统都来自于美国。这意味着中国和塞尔维亚的产品将遇到一个“美式标准”的无形门槛,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吃亏的。
中国SH-15榴弹炮是否能够直接兼容美国的通信系统,我们现在还不好说。但是,类似的“无形门槛”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很常见,甚至好几次让中国产品在竞标中吃了亏。
例如,某些国家在进口防空导弹、战斗机或者坦克时,指明要用北约的通信指挥系统,或者美国的数据链标准。但是,这些系统和标准,对中国等国家是不开放的,这样等于将中国等国家的产品完全排除在外。
2025-04-23 11:16:27
2025-04-23 11:29:29
2025-04-23 11:52:57
2025-04-23 11:20:28
2025-04-23 11:38:41
2025-04-23 10:54:17
2025-04-23 11:07:32
2025-04-23 11:44:55
2025-04-23 11:33:28
2025-04-23 10:46:21
2025-04-22 23:11:44
2025-04-22 22:01:44
2025-04-22 23:05:29
2025-04-22 21:59:24
2025-04-22 22:08:36
2025-04-22 22:24:03
2025-04-22 22:51:03
2025-04-22 22:10:27
2025-04-22 21:56:45
2025-04-22 21:39:22
2025-04-22 12:39:18
2025-04-22 12:11:45
2025-04-22 12:06:06
2025-04-22 12:22:41
2025-04-22 11: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