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耶伦访华到底得到了什么?中国赢了这场外交战!

李强总理日前访问德国时,更是再次谈到了“去风险”。李强总理说:“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当时就是独占鳌头,在有的地方可以说是一统天下。我长期在地方工作,单位配车就是德国车,我在上海工作五年,配车是大众汽车,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风险。我们到医院去做CT检查、核磁检查,都是西门子的,我们躺在那里没有觉得不安全,我们觉得这些都不应该是风险,中国也从来没有对这些问题搞所谓的‘去风险’。”

李强总理的这个举例,除了非常生动以外,其实也是对德国人的一次警告。为什么?因为中国市场有大量德国产品,或者说德国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非常需要中国市场。试问,如果真的要借“去风险”搞“脱钩”、“断链”之实,那德国将失去中国市场。相信德国人听懂了中国总理的暗示。

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6月29日表示,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是风险?风险来自哪?中国向世界注入的是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怎么就成了风险?不管怎么包装,美方的“去风险”仍是“脱钩断链”,本质上是“去中国化”,最终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不仅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还会反噬自身,拖累世界。

所以,美国的“脱钩”、“断链”搞不成,这个“去风险”最终也必然搞不成,美国这次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中美分歧犹存的情况下,推动中国购买美债,也就是说耶伦嘴里所说的推动双边关系重返稳定轨道。耶伦在发布会上称,她此访与中方官员进行了累计约10个小时双边会谈,这些对话“直接、有实质性且富有成效”,是美方为推动“美中关系有更坚实的基础”而向前迈出的一步。

从耶伦的这番总结就可以看出,中美这次沟通的很“直接”。所谓“直接”,就是美国想要什么说得很清楚,中国要求美国做什么也很清楚。所谓实质性,那就是美国可以在哪些方面让步,中国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也会有谈到。富有成效的意思就是,双方都理解了对方的意思。那么,再说彻底一点就是,双方的各种条件都谈了,但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