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信息端”就是要确保美国陆军在面对未来战争时,在不同的“域”内的情报收集、信息通讯、电磁压制和势态感知方面取得优势。只不过,以目前美军的装备情况看,能否成功执行此项作战任务,还是让人怀疑。毕竟,美国陆军为“多域战”打造的全新指控系统“项目融合计划”目前的进展极为缓慢。所以,目前真正能展示“多域特遣队”实力的,或许就是这支部队的承担“火力端”任务的三个连。
(西太地区,本来是美国的海空军活动范围,但美国陆军也想积极“插手”)
其实,在美军组建的第一支“多域特遣队”中,承担“火力端”任务的是两个第17野战炮兵旅的2个装备了“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的炮兵营。只不过随着“多域战”理论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2019年“多域战2028(MDO2028)”框架完成后,“火力端”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可以实施对敌全纵深的精确火力投送”,于是这个所谓的炮兵部队开始变成“二炮”,准备大量使用重型远程武器,甚至是弹道导弹,几乎就是一个迷你版的美国“火箭军”。
(PrSM就是个小型弹道导弹,可借助海马斯底盘发射)
其主要装备包括,负责近程打击任务的精确打击导弹(PrSM),负责中程火力投送的新一代陆基公路机动中程导弹武器系统(MRC,也称“提丰”),负责对远程目标实施攻击的则是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暗鹰”)。根据美国人目前的大国竞争策略,以及实施的作战样式,可以肯定及这些武器的射程就是“精心”为中俄准备的。
2025-04-25 23:14:51
2025-04-25 22:44:22
2025-04-25 23:30:28
2025-04-25 23:44:25
2025-04-25 23:50:57
2025-04-25 13:18:57
2025-04-25 13:26:26
2025-04-25 13:38:51
2025-04-25 12:45:05
2025-04-25 12:50:21
2025-04-25 12:17:33
2025-04-25 12:36:01
2025-04-25 12:26:17
2025-04-25 12:57:50
2025-04-25 12:21:53
2025-04-24 23:33:34
2025-04-24 23:25:55
2025-04-24 23:07:44
2025-04-24 23:01:16
2025-04-24 22:34:05
2025-04-24 22:42:17
2025-04-24 22:50:50
2025-04-24 22:24:38
2025-04-24 22:30:04
2025-04-24 21: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