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若干年前去西藏,碰到宋仙,一个山东人,在西藏浪卡子县当副县长。他就告诉我,他志愿扎根边疆,2000年就来西藏工作,2012年来到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县……
问他最不适应的地方,他回答:就是冬天夜里零下几十度,还必须去外面上旱厕,因为在极高寒山区,冬天所有水管冻结,全县都没有自来水,县长也无法室内如厕……
没有强烈的爱国情,很难想象他们能长期扎根在如此艰苦的地区。没有大批干部扎根基层,就不会有今天西藏的发展。当然,在探访宋仙的那一年,三峡集团的援藏供水项目,就帮助浪卡子县通上了自来水。
在日前的西藏发展论坛上,西藏自治区主席严金海就很感慨地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西藏这样对高质量发展和人权保障感同身受、刻骨铭心。
数据很枯燥,但数据很说明问题。
他介绍说:“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46.8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提高到72.19岁,教育水平从不到2%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到全面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再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公费教育体系。”
仅在2022年,西藏就实现脱贫就业20.97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815元,增幅14.5%,乡村产业是增收的重要渠道。
2023-10-01 10:29:31
2023-10-01 10:27:06
2023-10-01 10:24:48
2023-10-01 10:38:43
2023-10-01 10:22:40
2023-10-01 10:35:33
2023-10-01 10:32:33
2023-09-30 20:12:18
2023-09-30 20:26:22
2023-09-30 20:22:51
2023-09-30 20:18:45
2023-09-30 20:24:25
2023-09-30 18:47:13
2023-09-30 20:20:16
2023-09-30 18:45:11
2023-09-29 22:54:22
2023-09-29 22:51:47
2023-09-29 22:28:04
2023-09-29 22:49:35
2023-09-29 22:21:25
2023-09-29 22:42:02
2023-09-29 22:55:56
2023-09-29 22:39:49
2023-09-29 22:31:28
2023-09-28 22: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