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银行给出的理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硅谷银行给出的理由是“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这貌似是分别的两个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只有两个字:
信用!
签名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如此产生的?
作为全美排名第二的加密货币业务主营银行,签名银行的崩盘其实开始于去年11月。
彼时,因为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爆雷,签名银行遭遇了巨量的客户挤兑。而在此之下,为保证客户提款需求维系信用,签名银行被迫贱卖投资的证券资产由此巨额亏损,直至于弹尽粮绝...
硅谷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又是如何产生的?
下图为市面流传的硅谷银行对外投资配置清单。显然,从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到,硅谷银行在投资配置上将各类债券作为了主力投资选择,作为银行传统盈利业务的贷款租赁反而排到了第二!
这样的选择,使得硅谷银行与签名银行埋下了一个同样的“祸根”
——美联储连续十数论的疯狂暴力加息,导致以美债为代表的各类债券短期收益率倒挂!
这种“倒挂”,使得大量以往的先发债券收益率大幅低于新发债券,由此形成债券熊市,导致持有以往先发债券的投资人出现账面浮亏以及交易流动性减缓。
硅谷银行与签名银行,就是其中的韭菜典范。
动用无数储户存款去购买的巨额账面浮亏债券,卖就难出且血亏,不卖就没有足够的现金去支付储户的汇兑...
所以,美国TOP级银行接连爆雷的“问题根源”,究竟出在哪?
三个字:
美联储
或者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美联储的暴力加息所导致的以美债为代表的各类债券短期收益率倒挂!
2023-03-28 14:18:32
2023-03-28 21:28:13
2023-03-28 21:30:20
2023-03-28 21:17:57
2023-03-28 21:14:54
2023-03-28 21:32:32
2023-03-28 21:35:24
2023-03-28 21:12:27
2023-03-28 21:38:14
2023-03-28 21:24:13
2023-03-28 14:24:19
2023-03-28 14:14:22
2023-03-28 14:22:01
2023-03-28 14:00:18
2023-03-28 14:27:37
2023-03-28 13:57:21
2023-03-28 14:08:58
2023-03-28 14:05:56
2023-03-28 13:55:14
2023-03-27 19:46:08
2023-03-27 19:38:03
2023-03-27 20:21:49
2023-03-27 19:11:52
2023-03-26 19:06:38
2023-03-27 21: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