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一个日本间谍两年前落网,居然还想搞舆论捞人

战后,中野学校收摊关门。

然而,实际上日本将中野学校培训项目装入了“小平学校”,新瓶装旧酒以掩人耳目。

1972年,原军事情报人员丸林久信(转业为电影导演,代表作品有《星期六的天使》、《女侦探物语:女性SOS》等),他在左翼刊物发表文章,才揭开了日本情报机构死灰复燃的冰山一角。

改头换面的“中野学校”规定:学员入校五天后,不得再使用日语交流,否则处罚;研读中国书籍、收听中国广播、按中国人方式思考;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国报纸,还有上面那些实战训练。

他们还要学习四川话、广东话、上海话、闽南话等方言。毕业后,他们的真实身份也将销毁,换上一套新的身份。、

到了社会上,日本政府还会根据他们的特点,用学者、银行业务员、跨国企业职员、记者、艺术家等身份进行包装。

几十年来,这些毕业生到中国后,有不少人落网,但日本从不承认存在间谍,中方一般也是低调处理。

前些年,那些被中国驱逐或逮捕的日本情报人员,日本内阁官方长官菅义伟都一律不予承认,逻辑是既然日本没有军队,当然就没有军事情报人员。

日本间谍渗透到中国,主要任务是:

一、收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科技、能源等领域机密信息;

二、勘探测绘中国的陆地、海洋、矿山等自然数据;

三、收买、策反敏感单位以及学术界的内鬼;

四、进行心理战、舆论战,增加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和情感;

五、配合美国遏制中国政策。

大家都在看